4月18日是国际古迹遗址日,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为了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号召,4月18日当晚,无界读书会特别版在武汉新世界国贸大厦云端会客厅举行,线下的40余位专家学者、各界代表与线上的300名观众共同参加了这次读书会活动。当日,武汉、北京、上海、天津、南京、杭州、西安、曲阜、安阳、库车等中国城市、连同全球百余城市举办了形式各样的纪念活动,向公众宣传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传递文明互鉴的精神。
2023年国际古迹遗址日的主题是“变革中的文化遗产”,读书会配合这个主题、并结合武昌古城建成1800年的特殊节点,邀请江汉大学历史系教师、九三学社社员刘文祥博士现场介绍和解读其作品《城象:武昌的历史景观变迁》,探讨武汉的“老城新生”。
此次读书会由社省委妇女工作委员会、社市委妇女工作委员会、江岸区工委和省国土空间规划学会历史文化保护专业委员会联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工业遗产教席、武汉共享遗产研究会共同举办。社省委专职副主委、社市委副主委付文芳,社市委秘书长胡权,社市委宣传部四级调研员魏贝,社市委妇女工作委员会主任、江岸区工委主委肖美华,全国人大代表、武昌区工委主委亢德芝等多位九三学社社员通过线下和线上方式参加本次活动。
付文芳在致辞中深情回顾了自己在武昌古城生活、工作二十余年的经历,特别是在武昌区唯一的历史街区昙华林所在的粮道街办事处担任主任期间,看到在自己努力推动下街区历史文化风貌一点一点得以彰显,感到由衷地欣慰和自豪。这次的读书会,主讲嘉宾来自九三学社江汉大学委员会,具体组织的是九三学社江岸区工委,而主要研讨的是武昌古城,得到了武昌区社员的积极响应,是一次省、市和区社组织上下联动的好活动。
刘文祥老师从武昌古城由明清至近代历史时期中的城市景观变迁切入,为大家生动地诠释了武昌的“城象”之变。明初因楚藩的封建,武昌获得了尊崇的地位,在此背景下于洪武时期营建了宏伟的武昌城墙和总共九座老城门,确定了日后武昌旧城的基本轮廓。明清武昌城垣依山就势,充分利用天然山体,又被大江大湖环抱,以之作为天然城壕。城内也湖泊星罗,彼此连通,构成了穿城而过的水脉,也成为古代城市空间中重要的“海绵体”以蓄滞雨水。
通过古代绘画和近现代照片,刘老师带领大家感受了明清以来黄鹤楼的历史变迁。从明代官式风格的歇山顶楼阁,到清代江南地域风格的攒尖顶楼阁,再到近代突变为西式风格的火警钟楼,这一古城地标建筑的演变,是武昌“城象”之变的一个典型的缩影。
步入近代,明清武昌城垣的命运曾经历了戏剧性的转变。在太平天国战争时期,城东郊还曾扩建过一道城垣,甚至在民国初年,还有扩修武昌城垣的计划见诸报端。然而此后不久,拆城之议渐成主流,特别是1926年的武昌围城战后,在当时市民强烈要求下,武昌城垣很快被全部拆除了,这在今天看来是巨大的遗憾。与此同时,步入近代的武昌城,在城市空间上也开始不断拓展。伴随着张之洞修筑武金、武丰堤和武泰、武丰闸,武昌城外广阔的滨江滨湖地带得以解除水患,为其开发建设奠定了基础,武昌从此开始拥抱大江大湖,走向更为广阔的城市空间。在这一过程中,武胜门外新市区、徐家棚商埠区、沙湖和东湖沿岸地区陆续得到开发,成为武昌新的城市空间和城郊风景游憩地。
随后,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刘晓晖副教授、邓巍副教授、湖北省香港商会常务理事刘筱、武汉市自然资源保护利用中心副主任亢德芝等嘉宾进行了互动交流。特别是刘晓晖老师满腹诗书、娓娓道来,以诗意盎然的语言回顾了武昌古城的厚重历史,表达了对重建武昌古城南浦市场的殷切之情;亢德芝作为参与武昌古城保护近二十载的资深规划专家,从另外一个视角,以其亲身体会和感悟,分享了关于武昌古城保护在规划和实施层面存在的难点应当如何协调和推进解决。各位专家学者对武汉历史风貌街区的保护利用提出的真知灼见,使得不同专业背景的人们都深感获益匪浅。
华中科技大学何依教授主持了此次读书会,并结合自己的研究和实践的体会,分享了文化遗产的变与不变。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共享遗产委员会主席玛利亚·弗莱塔斯女士也通过视频发言的方式表达了对武汉主场活动圆满成功的祝愿。
(九三学社武汉市江岸区工委 吴莎冰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