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协委员 >委员建言 >议政建言

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建议

2017-04-20 17:38:30  
字体大小:【

 

    近些年来,中小学生自杀、自残、离家出走等等这类的新闻,时常出现在各类新闻媒体的头条。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经势在必行。2016年8月的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大心理健康问题基础性研究,做好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疾病科普工作,规范发展心理治疗、心理咨询等心理健康服务。心理学及健康教育的重要发展是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健康基础。

 

    人的健康包含身、心两个方面,既要无身体器质性疾病,更要心理健康。人们的心理受到家庭、社会、自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刺激,容易因外界刺激而应急,出现不良情绪,如未得到及时有效疏导和干预,就会最终导致心理疾病的产生。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限制,特别是多数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后造成的大量留守儿童,存在较多的心理健康性问题,对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干预的需求有很大的空间,相关工作亟待加强。

 

    一是大量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成长已成最大问题。仅恩施州外出务工人员大概是80-100万人,留守在家的儿童大概是20万人左右。精神分析学认为,成人后相当多的心理疾病是由于儿童时期的生活不幸造成的或种种心理创伤而形成的。留守儿童中亲子依恋关系的疏离、隔代教育容易导致儿童“情感饥渴”而产生诸多心理问题,大多数留守儿童性格内向、孤僻、情感较冷漠、敏感多疑、自卑、焦虑、甚至出现抑郁性精神疾病,甚至出现犯罪行为。据统计,恩施州常住人口的精神性疾病的患病率在3‰,全州精神性疾病患者人数在1.1万人左右。而中小学校里的“问题学生”、辍学流向社会的“小青年”,多数是留守儿童或单亲家庭。这是惊人的现实。

 

    急需要组成社会、学校、家庭多方面强大的社会支持系统,让社区、学校、父母、监护人与留守儿童有效互动,进行思想交流和心理沟通,发掘留守儿童自我教育、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的创造性潜能,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

 

    二是中小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建设亟待加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学校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近几年州内学校多次出现的自杀、伤害事件,足以反映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实状况。2014年10月,省教育厅下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命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管理工作的通知》,文件进一步对地方课程的课时安排、教材安排、设施设备、开课方式、以及教师队伍建设、课程评价和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说明和要求。但中小学落实情况不好,有的学校没有专职心理辅导员;有的只是兼职,没有专业知识素养。

 

    三是社会心理学工作者人员不足。恩施州具有心理学及心理医学背景的专业人才不足百人;其他心理咨询师等心理学工作者虽有,但量少而分散,难以满足社会心理健康教育之重任。

 

    为进一步促进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提出以下建议:

 

    一、建立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保障机制。根据省教育厅下发的《关于在全省中小学开设生命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通知》文件精神,必须在每一所学校开设以生命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为主的地方课程;2014年10月,省教育厅再次下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命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管理工作的通知》文件,进一步对地方课程的课时安排、教材安排、设施设备、开课方式、以及教师队伍建设、课程评价和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说明。文件中明确规定:“至2017年,中心小学以上的学校至少要配备一名专职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和安全教育教师。专职教师编制从学校总编制中统筹解决。”“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必须具有心理咨询师资格。”“省教育厅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职务(职称)评聘条件,切实解决好教师职务职称评聘问题。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享受班主任同等待遇,兼职教师工作量由学校核计并兑现相应待遇。”

 

    二、政府支持组织成立心理学会或心理医学会,搭建心理健康教育交流平台。通过有组织地开展活动,交流经验,加强培训,为学校培养、储备相应的专业人才,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素养和能力。

 

    三、培育并支持社会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机构开展工作。引进民间资本和机构,参与和拓展社会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工作,将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引导融入社会每个家庭、每个社区,构建强大的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系统。

 

     (民建湖北省委员会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