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协委员 >委员建言 >议政建言

农村垃圾处置亟待重视

2017-03-14 17:21:54  
字体大小:【

 

    近年来,各地围绕农村垃圾治理进行了积极探索,初步建立了“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农村垃圾处置从过去无人问、无人管的被动局面,转变为政府主导、群众参与、社会重视的良性状态,垃圾污染治理水平不断提高,农村的生活、生产环境有了很大改善。但由于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平衡,人们生活习惯的较大差异,农村垃圾治理工作不容乐观,农村面貌离山清水秀的优美画面还有不小差距。

 

    一、种类繁多,数量不断增加。过去,农村垃圾以厨房剩余物及菜叶瓜皮为主,大部分用堆肥、沤肥、直接还田等传统处理方式进入自然生态循环系统。现在,随着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发展变化,农村生活垃圾种类和成分也发生了明显变化,一次性用品废弃物明显增多,如婴儿使用的一次性尿不湿、塑料袋、废电池、光盘、农药瓶。此外,医疗垃圾如药瓶、一次性注射器、输液胶管等被随意丢弃在沟渠、塘边,严重污染了环境。

 

    二、基础设施缺失,垃圾围村突出。随着农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产生的生活垃圾数量也大量增加,加之农村村落分散,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农民长期养成随意倾倒垃圾的不良生活习性,造成农村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家里现代化、屋外脏乱差”是部分农村生活环境的真实写照。以南漳县九集镇吴家集村为例:该村共有垃圾池7处,全部分布在村庄外围,村内既无垃圾池,也无垃圾箱,更无垃圾清扫人员。现有的3外大型露天垃圾堆是自然形成的垃圾集中投放点,垃圾堆毗邻河道,沿坝河分布,存在时间均超过10年以上,处理方式以露天焚烧为主。由于村内无垃圾池,导致垃圾乱堆乱放现象严重,特别是街市附近无排污管网,无垃圾池,致使商户生产生活污水乱排,群众赶集“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

 

    三、生活垃圾直排,水体污染严重。以前,农村河流是村民生活和农业生产用水的主要来源,但近年来,由于不断增加的农村养殖畜禽粪便和村民生活垃圾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放到河道中,不少过去清澈透底的河流水体已严重污染,无法饮用。

 

    农村垃圾治理是环境保护的基础工程,是提高人民幸福指数的民生工程,有关部门要将农村垃圾治理作为重要工作内容,建立完善城乡一体化的垃圾治理长效机制,不断改善农村生活、生产环境。

 

    建议:

 

    一是强化宣传教育,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环保意识。有关部门要深入开展多形式、多渠道、多层面的环保知识和环保政策法规宣教活动,进一步增强基层群众环境保护意识,让更多的人了解环保、支持环保、参与环保,充分调动广大农村群众参与环境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是加大经费投入,加快农村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垃圾治理的关键在于增加经费投入,要建立健全政府、企业、农户、社会多元投入机制。相关职能部门要争取上级专项资金,重点解决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等问题。县、镇财政可按每村每年2万元标准将农村环境治理经费纳入预算,整合相关专项资金,承担农村生活垃圾收集、清运、处理等费用。同时,积极引导和鼓励当地群众投资、投劳,主动参与农村垃圾治理工作。

 

    三是理顺管理体制,构建农村环境整治长效机制。各地要探索适合本地特点的垃圾分类、收集、清运、处理等各种长效管理机制。要将农村垃圾治理工作纳入县级城管部门管理,实现农村垃圾统一收集、统一运输、统一处理,形成城乡一体的垃圾管理机制。按照属地化和专业化双重管理的原则,建立健全农村环卫管理机构,在各乡镇建立环卫保洁队伍,并在村级按人口数量配备保洁人员,建立城乡一体垃圾处理体系。发挥村民自治作用,将垃圾规范处理、公共设施维护、村庄环境保护等内容纳入村规民约。

 

    (南漳县政协  郑安军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