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协委员 >委员建言 >议政建言

精准扶贫精准脱面临三难

2016-06-24 16:58:52  
字体大小:【

 

    最近,我们在调研中发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当前面临着“三难”亟待破解。

 

    一、贫困对象锁定难。一是精准识别难。精准识别扶贫对象是实现其他“五个精准”的基本前提,事关精准扶贫政策的落实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成败。贫困人口精准识别没有刚性的标准,主要依据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以收入水平作为识别标准,在基层没有可操作性。二是动态管理难。贫困人口脱贫难以认定,设置的脱贫指标比较多,而且要求贫困户签字认可,很多贫困户因思想上有顾虑而不愿签字。

 

    二、增收产业培育难。一是找准适宜产业难。经过多年的发展和探索,秭归县基本上形成了“两果两叶”(柑橘、核桃、茶叶、烤烟)的产业发展格局,但是半高山地区仍然没有找准一种经济效益高、适合大规模发展的特色主导产业。二是培育新型农民难。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农村成了“空心村”,留下来种地的大多是老人。这些老人没有充足劳动体力、现代生产技术和现代农业经营理念,很难转变观念去发展现代特色产业,要实现产业的规模化生产和提质增效很难。同时,因为农业比较效益低,愿意务农的人太少,职业农民难培育。三是规模生产发展难。我县人均耕地少,田块零碎分散。当前农村土地流转基本上还没有形成大气候,制约了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导致大部分农户的生产都是以家庭为单位采取自产自销的小农方式进行生产经营,农业的总体效益不高。

 

    三、政策措施落地难。一是上级具体政策出台较晚。“下级早已过了河,上级还在摸石头”,这是精准扶贫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在扶贫基础资料收集整理和部分政策的落实过程中,上级笼统的指导使基层干部走了不少弯路和回头路。在各地进行探索过程中,上级又出台了规范性文件,要求必须严格按照中央和省里最新出台的文件要求执行,这种朝令夕改、刚性太强的政策措施使基层无所适从,向群众宣传出去的政策出尔反尔,导致基层干部缩手缩脚,不敢大胆探索和创新发展。二是上级政策与基层需求不够匹配。精准扶贫的金融贷款、产业发展、易地搬迁等政策措施,虽然出发点是好的,但未必能达到预期目的,原因是政府的初衷和农户的打算难以“情投意合”。例如,易地扶贫搬迁人均25平米的建筑面积,难以满足正常居住需求,制约了贫困户的发展,使得部分贫困户不愿意搬迁。易地搬迁政策出台晚,目前又盲目赶进度,程序打破了,难免留下选址、建筑质量和安全隐患。过分强调集中建房安置,对集中起来的问题考虑欠周。三是精准扶贫务虚事务过多。现在精准扶贫中的很多做法,是站在理想主义的制高点,做着与实际脱节的公式化设计,繁文缛节,务虚事务过多,过多地牵扯了扶贫干部的时间和精力,基层往往是分秒必争的“纸”上扶贫。四是任务目标层层加码,“一票否决”事项设置过多过乱,给三年的钱办五年的事,基层压力如山大。五是资金资源整合难。一方面财政专项资金种类多。财政扶贫资金实行分块管理,管理部门多,部门分割严重,有限的资金难以形成合力。另一方面资金统一调度有难度。县级管理和使用项目资金的各部门,对扶贫的各类项目从资金申报、下达、实施、管理等环节,执行的是所对应上级部门的政策规定,上级部门对县级基层单位申报的扶贫项目进行批复后,一般不允许地方随意调整变动。

 

    破解上述难题要上下齐心,综合施策,当前应该做而且可以做到的至少有以下三点:

 

    一、顶层设计要多接地气。对贫困地区、贫困群众的帮扶要做到帮其所需、扶其所长。之所以贫困,普遍原因是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落后,不少群众因病、因残、因灾致贫,自身已经没有动力和能力发展。针对不同的致贫原因,要采取不同的策略和措施。对自身缺乏发展可能的主要是要采取社会兜底,落实大病救助、五保、低保等政策,对自身有发展动力和能力的,主要是要帮助他们改善基础设施。没有基础设施的改善,因户施策扶持发展产业仍然脱贫无望。

 

    二、政策既要讲原则性,又要讲灵活性。农村情况千差万别,缺乏灵活性、甚至一刀切的扶贫政策既得不到贫困群众的拥护,又让基层扶贫干部为难。要相信基层干部的智慧和忠诚,放手让基层的同志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灵活处理各种复杂问题。

 

    三、多务实,少务虚。贫困县的中心工作是扶贫,一切都要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扶贫是攻坚战,必须集中优势兵力投入扶贫战役。要高度警惕形式主义反弹泛滥,干扰和影响扶贫攻坚。要切实压缩会议、文件、报表、过多过乱的检查、痕迹记录、形式多于内容的活动等,确保扶贫工作人员有时间、有精力做好扶贫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