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协委员 >委员建言 >议政建言

关于山区县市林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2015-07-06 10:49:44  
字体大小:【


    林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是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解决山区县市林业发展中的问题,加快“绿满荆楚”行动,实现自然生态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尤为重要。6月中旬,英山县政协主席胡百齐带领13名政协委员, 对林业工作进行了专题视察。根据前期调研、实地察看、听取汇报和协商座谈情况,本文以英山县为例,就山区县市林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作一粗浅探讨。

 

    一、 基本情况

 

    英山县位于鄂东北部、大别山主峰天堂寨南麓,是“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区林业资源大县,是长江北部重要生态屏障,版图面积1449平方公里,森林面积149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8%,活立木蓄积量462 万立方米。

 

    近五年来,英山林业发展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领导重视。县委、县政府把林业工作作为生态立县、旅游开发的大事,持续发力推进林业发展,2013年作出“绿满英山”行动部署后,从2014年起安排每年拨给全县309个村每村6000元的护林费,今年6月底还组织启动封山育林工作。二是措施有力。面对繁重的林业建设、资源保护任务,县林业局克难奋进,从思想、组织、制度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先后清理整顿木材经营和加工点111个,每年查处涉林案件200多起,有效推进了林业发展。三是成绩显著。林业系统在争取政策性项目扶持、开发森林旅游、服务县域发展“五城同创”主战略等方面,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为美丽英山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先后组织造林11.15万亩,帮助150个村开展了绿化美化,重点扶持建设了45个绿色示范村。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视察和座谈,委员们认为近五年来英山县林业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林业发展力度不够,生态优势不断削弱。全县年均造林只有2.23万亩,新造林按年均5%-8%的生长速度计算,每亩年均增长活立木只有0.23万立方米,全年新造林年均活立木增长量只有0.51万立方米,但是,全县每年大宗人为活立木消耗量5.51万立方米以上。把消耗量减去增长量,全县每年人为减少活立木5万立方米以上,折算相当于每年毁掉森林1.43万亩。总体看,造林力度不大,资源保护力度也欠缺。主要表现在:林地征占用总量上升。随着开发建设力度加大,工程建设、修路、开矿等林地征占用量持续增加,全县年均征用林地1120亩。未批先占、少批多占、强行侵占林地等行为未得到有效遏制,没有形成占补平衡机制。林木过度砍伐较为严重。局部地区少批多砍、乱砍滥伐林木屡禁不止。全县用于茶叶加工和茯苓、天麻菌类药材种植年均砍树4万立方米以上,毁林约1.14万亩。病虫害毁林面积较大。因松毛虫、银杏大蚕蛾等病虫害年均毁林1.22万亩。森林防火体系未有效建立。全县仅有4个国有林场、8个林业重点村开辟防火隔离带总长度才45公里,林业重点村、各林场防火带建设滞后,一些地方发生火灾往往“火烧连营”,成片山林毁于一旦。乡镇和行政村防火宣传力度不大,在清明节、重阳节群众上山祭坟期间未实行森林火灾联防、防火值班等制度。防火不力导致年均发生森林火灾150起,毁林3200亩左右,烧毁活立木约1.12万立方米。

 

    (二)林业产业实力不强,绿色富民效益不明显。林业企业少。全县林业企业不足50家,技术工艺落后,经营方式粗放,市场竞争力差,大都块头小、效益少、吸纳就业低,且缺乏龙头企业带动。资源利用率低。竹木资源深度开发利用不够,多数以粗加工为主,林产品附加值低。山场资源开发多数停留在窖茯苓、养牛羊等低层次。经济林发展慢。乡镇、相关部门引导群众发展高效经济林果、速生丰产林力度不够,效果不明显。全县拥有100亩以上经济林的业主不足20人。森林旅游发展慢。林区旅游开发起步较早,建设发展缓慢,尚未深度开发,相关基础设施未同步跟进。总体来看,林业经济在县域经济中比重偏低,未实现以部门办林业向全社会办林业转变,未实现林业资源大县向产业强县转变。

 

    (三)林业发展资金不足,自身“造血”功能欠缺。工作经费保障低。今年全县林业系统需工作经费615.5万元,县财政只拨付40.74万元,其中拨给县林业局工作经费33万元。人员待遇缺口大。今年全系统人员工资、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缺口2168万元,其中县林业局缺口538.76万元。随着工资改革不断完善,人员待遇缺口增大,保发展与保稳定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自有创收门路少。除财政拨款外,全系统主要依靠、房屋租金、罚没款收入、门票收入等发工资、保运转,现有林业企业和经济实体总量少、块头小。由于工作经费保障低,林业工作难以有效运转。尤其是国有林场、乡镇林业站等基层单位人员待遇无保障,履职尽责动力不足。自我“造血”能力弱,也制约了林业健康发展。

 

    (四)林业工作人员结构不优,队伍建设几近“断层”。年轻干部少。全系统35岁以下干部7人,仅占在职干部职工总数的1.5%。县林业局机关45岁以下干部10人,35岁以下干部1人,分别仅占在职干部职工总数的23.8%、2.4%。技术力量少。全系统有大专和本科学历的163人,有专业技术职称 119人,分别只占在职总人数的35.9 %、26.2%。领军人才少。全系统仅有1人具有高级职称,只有52人有中级职称。尤其缺乏林业育苗、森林病虫害防治、森林旅游等方面的拔尖人才。

 

    三、对策建议

 

    (一)在造林绿化上持续发力。科学有序推进造林。制定好造林绿化“十三五”规划,从搞好林业育苗入手,不断推进造林绿化。争取政策扶持造林。进一步争取退耕还林、生态公益林、低产林改造等造林项目,在“绿满荆楚”行动中当先锋。动员林业大户造林。对集体林场、山场和因火灾造成的荒山等,采取转包、入股、租赁等方式,鼓励农民将承包的山林向林业大户流转,推进林业规模经营。县政府宜建立生态奖励基金,鼓励大户造林,再造一批林业基地。优化树木结构造林。立足提高造林质量和效益,发动林场、山区村间作、套种,多造马尾松、枫香、油茶等耐火能力强的混交林。开展各类活动造林。广泛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形成全面动员、全民动手、全社会参与的态势。在农村“三边”、“四旁”广泛开展绿化美化活动,促进美丽乡村建设。在机关、学校、居民区,广泛开展庭园绿化活动,让绿色遍布城镇。发动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开展“共青示范林”、“巾帼绿化园”等各类主题活动,动员各方面力量共同造林。

 

    (二)在资源管护上重拳出击。在摸清林业资源“家底”前提下,必须管严、管实、管到位。严管林地征占用。对报批使用林地要充分论证,对批准使用林地必须慎之又慎。对少批多占、未批先占、强行侵占等行为,及时查处,严厉打击。制止乱砍滥伐。毫不含糊、坚决制止乱砍滥伐、少批多砍的行为。尤其对依靠砍树来烧柴做饭、加工茶叶、窖茯苓和天麻的农民,发动他们多用电、用煤、用液化气、用沼气,并引导调整收入门路。搞好封山育林。从宣传入手,营造良好氛围,让群众认识到封山育林是形势所迫、大势所趋,使封山育林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争取各方面支持配合。因地制宜,分批实施,科学界定封山育林区域和期限。严防森林火灾。从增加防火带建设、建立科学有效的森林防火体系入手,确保防火于未然。严格执法出重拳。动员公检法等单位支持和参与,对乱砍乱伐、占用林地等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敢于“亮剑”,联合执法,及时查处、从严打击。

 

    (三)在开发利用上转舵换向。发展林业的目的,除了享受好的生态环境之外,更主要的科学利用林业资源,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加大林区百姓收入门路调整力度。引导靠砍树卖树过日子的群众,放下斧头,收起锯子,转为发展森林旅游,举办森林旅游活动,开发森林旅游产品,创造旅游收入。加大山区药材产业调整力度。引导砍树木窖茯苓、窖天麻搞收入的农民,转为种植杜仲、银杏的等木本药材和苍术、柴胡、桔梗等草本药材。加大林木种植调整力度。发动造林大户和广大群众由过去种植低价值的用材林,转为种植茶桑药栗和油茶、猕猴桃等高产出的经济林,转为栽种香枫、香樟、竹子等耐火能力强的绿化树木,转为种植商品林实现快栽快砍快受益。

 

    (四)在资金筹措上多法并举。加大财政拨款“推”。林业发展是生态建设的重要部分,事关可持续发展。政府宜整合各方面资金,对林业投入给予倾斜,加大资金扶持力度。新办森工企业“筹”。向内挖潜,自力更生,探索开发旅游纪念品、小工艺品、竹木玩具、森林食品等等,调整森林产品结构,新办一批环保型、节能型的森工企业,加快开辟新财源。盘活现有资源“凑”。对林业系统现有房屋、场地、景点、技术、设备等资源打包拼盘、整合包装,对外发包、租赁、入股、招投标,提高资源价值和利用率。争取商业银行“贷”。与银行对接,根据其放贷重点,整合包装一些项目借贷到手,还可通过房产抵押、股权抵押等,争取贷款扶持,做活涉林项目,发展林业产业。动员社会资本“投”。整合挖掘林区景点、古民居和山水资源,搞好包装推介,以入股、代建制、BT方式等融资,引进社会资本,加快林业开发建设。争取政策项目“扶”。以超前意识,及早谋划,争取“十三五”期间国家和省里各类造林绿化项目扶持。还可邀请发改、科技、商务、环保等部门指导,邀请专业机构帮助策划,发散思维、整合包装,向上争取基础建设、科技创新、灾害防控等项目扶持,推进林业在多元开发中增收。

 

    (五)在队伍建设上引育结合。引进“年轻的”,解决队伍断层问题。每年在大学毕业生中录用一批公务员,充实林业系统管理、技术人员;探索从退伍军人和高中、职业中专毕业生中招录优秀人员,补充乡镇林业站、木材检查站等基层工作力量。培训“专业的”,解决技术人才欠缺问题。对在岗的专业技术人员,通过师傅带徒弟、选派外出学习等途径,抓好专业技能培训,打造一支适应新常态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管好“现有的”,解决谋事创业问题。结合“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抓好现有干部职工政治思想教育、政策法规学习和纪律作风建设,着力增强创业创新能力、业务工作能力,发动全员干事创业,提升工作绩效,加快林业发展。

 

    (英山县政协  余立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