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竹溪县委员会
近期,竹溪县政协就全县“三品一标”产品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查,并通过专题协商为县委县政府发展绿色产业提供参考依据。
一、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县按照“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统称“三品一标”)的要求,坚持“打绿色牌,走特色路”,逐步建立了以基地为依托、以园区为平台、以品牌为先导、以企业为龙头的农产品精深加工体系,形成了品牌、企业、基地、园区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
(一)农特基地初具规模。 2013年底,全县已建有茶叶、魔芋、中药材、桑蚕、核桃、黄姜、贡米等产业基地60万亩,特色产业总收入达到15亿元,农民人平从农特产业中获取收入1000多元。
(二)龙头企业不断壮大。全县现有省、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0余家,2013年,全县农特产品精深加工业年产值达20亿元,实现利税2亿元。龙王垭茶业有限公司评定为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以茶食品、茶微粉、黄姜皂素、魔芋食品、中药饮片等为主的产业深加工取得成功,延伸了农业产业链条。
(三)品牌开发成效明显。全县已建立茶叶、黄姜、魔芋等专业研究所7个,成立各类产业建设专业合作社33个,14个农产品获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6个农产品成为湖北省名牌产品,11家企业通过国际质量体系认证,获自营出口权企业达18家。“龙王垭”、“梅子贡”、“亲家母”、“顺溪”、“双竹”魔芋面条等多个品牌荣获湖北省著名商标等称号,“龙峰茶”、“竹溪贡米”、“竹溪黄连”、“梅子贡茶”等4个产品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四)园区聚集效益初显。按照“生产要素向优势产业集中、工业企业向园区集中”的思路,以县工业园区为平台,培植了以茶叶、魔芋、黄姜、桑蚕等特色产业,以创艺、华驰、云浩、梅子贡、天翔缫丝等农特产品龙头企业加工集群,县工业园区被十堰市授予唯一一家农特产品精深加工科技园,并被中国产业集群院授予全国百家科学发展示范园区的称号。
二、存在问题
(一)思想认识不够到位。目前,还有相当一部分从事农业农村和经济工作的人员不知“三品一标”为何物,更谈不上对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的认识有多高。
(二)组织化程度不高。目前,我县特色产业发展规模上是“版图的大块头,经济的小个子”;在产业发展结构上是“小而杂、品种全”的散放,没有“拳头力量、经济柱头”的集约;在产业发展效益上是“品牌有名”而“收益不大”。产业、企业、农户、市场没有形成有效对接,农产品品种多、规模小、批量小、效益低。大多数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劳动生产率和专业化水平较差,只能生产中低档次的产品,市场的竞争力不具优势。
(三)农业标准化建设不规范。目前,我县除茶叶生产、畜牧养殖有标准化生产规范外,其他产业还没有行业生产规范,农民不知道按什么标准种植,企业不知道按什么规范生产。
(四)品牌保护利用不够。我县品牌建设存在重申报轻创建、重拿牌轻利用、重眼前轻保护、重开发认证轻证后监管的现象,没有充分形成品牌拉动效应。
三、建议意见
(一)正源头。按照“优质、专用、特色、生态、安全”的要求,采取强力的措施,推进农产品生产逐步不使用化肥,畜牧养殖不使用激素,让我县真正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有机绿色农产品生产示范县;大力推广“三品一标”标准化生产技术,加大对获证企业的内检员、技术人员、种植大户的培训力度;严格农业投入品管理,推行基地投入品“统一购买、统一使用”的管理模式,督促“三品”获证企业加强“三品一标”生产管理,推行企业生产有规程、有记录、有追溯平台、有承诺、有内检员的“五有”建设,加强企业自律,落实企业责任。
(二)抓结合。坚持“数乡一业、一业一品”,把“三品一标”认证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结合、与标准化生产基地结合、与特色农业基地结合、与果菜振兴规划结合,形成优质粮食、标准畜禽、特色水产、生态林业、名优蔬菜等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推动“三品一标”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三)创品牌。围绕“创一个名牌,兴一个企业,带一个行业,活一方经济”的目标,创名牌、树形象、兴产业。依托龙王垭茶业集团、创艺化工公司等骨干企业,重点培育一批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市场占有率、高关联度的国际国内知名品牌,扩大竹溪产品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在品牌资源整合上,应充分利用“中国有机绿茶之乡”的品牌,支持龙王垭茶业集团和梅子贡茶业公司整合全县茶叶资源,打响“龙王垭”和“梅子贡”湖北著名商标品牌;深度利用“竹溪贡米”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殊荣,支持三元米业和益友粮贸携手共建贡米基地,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形成贡米系列化生产。
(四)严监管。推行“三品一标”获证企业承诺制,加强自查、年检、专项抽检制度,加大产品质量检测力度;推行市场跟踪监察、举报投诉制度,对在执法检查和产品质量抽检中判断不符合“三品一标”要求的,一律坚决淘汰出局,并在媒体上进行公告;县质监、工商部门加大对假冒伪劣产品的打击力度,保护企业知识产权。
(五)搭平台。坚持“依托农业办企业、牵手农民办工业、工农对接兴产业”,使工业园区成为农民、农业、工业、市场相互融合和对接的平台。以培植农业产品精深加工科技园为抓手,建设“双百工程”(百亿农业工业园、百万亩特色板块基地),把竹溪工业园区培育成科技含量较高、功能基本完备、特色产业优势明显、经济辐射带动能力强、环境优美的农产品精深加工集群园区。
(六)强龙头。实践充分证明,龙头强则产业强,企业壮则链条长。建议政府集中财力,重点倾斜支持带动面大、技术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有发展前景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促其上数量、上规模、上档次。建议从政策扶持、原料生产、贷款融资、财政贴息、项目申报、环境治理、劳动用工等方面做好服务,促进龙头企业做大做强。
(七)重激励。建议县委县政府出台支持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和“三品一标”品牌开发政策,设立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县级专项经费和 “三品一标”品牌开发基金,制定开发奖扶政策。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对“三品一标”产业科研、检测、推广、人才引进、市场信息服务、基地环境保护等给予资金支持与补贴。
(八)立公信。一是实行公开承诺制。获证企业通过媒体公开“三品一标”产业生产标准、行业标准、质量标准、安全标准,实现绿色有机食品生产、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的社会参与和监督,促进消费者、经营者、生产者对绿色食品品牌的认同和信任;二是实行质量安全追溯制。探索建立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平台,以包装标志为载体,通过规范生产记录和严格落实标准化生产,实现从农田到市场全程可追溯控制;三是实行产品预警防范制。突出抓好企业基地组织管理体系、无公害标准化技术体系、全程质量控制体系、质量追溯体系和企业自检自律体系等五大体系建设,构建县、乡、企业、市场全覆盖的监管网络,提高竹溪农产品信誉度、美誉度和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