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协委员 >委员建言 >议政建言

强力抓好绿色产业引领区建设  推动竹溪绿色发展走在前列

2014-09-15 01:01:25  
字体大小:【

 

政协竹溪县委员会


    推动转型发展,实现绿色崛起,绿色产业建设是核心。3月份以来,竹溪县政协围绕“绿色产业引领区”建设进行了广泛调查。调查认为,建设十堰绿色崛起示范县,需要正视建设的难点,找准支撑点,培植示范点,打造兴奋点。


    一、建设十堰绿色崛起示范县难点在哪里?


    (一)需要深刻理解绿色崛起科学内涵。去年5月,市委市政府授予我县“十堰绿色崛起示范县”发展大旗,并确立了“绿色产业引领区、生态城镇示范区、省级物流集散地”的建设目标。绿色崛起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污染控制和生态恢复,其要旨是以生态保护为前提,以经济崛起为核心,以文化建设为支撑,以社会建设为基础,以政治建设为保障,以最小的环境代价和最合理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推动一个地区在青山绿水中异军突起跨越发展的、具有区域特色的科学发展模式。站在这一高度上,反思竹溪的发展,是有强烈的现实意义的。很显然,“绿色崛起”中的关键,就是“绿色”。“绿色”是竹溪的特色,也是竹溪的优势;“崛起”是竹溪的奋斗目标,也是竹溪努力的方向;“示范”是推进方式,也是发展路径。


    (二)需要准确把握绿色崛起工作重点。建设十堰绿色崛起示范县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其立足点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构建秦巴山区绿色生态屏障;着眼点是策应区域性中心城市战略,打造十堰西南部的重要战略支点,让竹溪成为十堰“一核多支点”的重要一极;出发点是发挥竹溪比较优势,探索一条体现竹溪特色、符合竹溪实际的绿色发展之路,促使竹溪绿色发展走在前列;落脚点是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建设美丽和谐幸福的生态新家园。


    (三)需要正视绿色发展任重道远。历年来,我县推动绿色发展的步履坚实,既有成功的喜悦,也有沉痛的教训。从造林绿化、消灭荒山,荣获全国造林绿化先进县,到退耕还林、大兴茶叶产业,斩获“中国有机绿茶之乡”、“中国茶叶名县”等殊荣;从推进工农对接,建设生态经济大县,到建设十堰绿色崛起示范县,绿色产业体系初显雏形。多年的实践证明,什么时候绿色与产业结合的越紧密,竹溪发展的成果就越显著。但是,从我县绿色产业的现状来看,既有优势,也有短板;既有基础,也有硬伤。在绿色产业发展规模上是“版图的大块头,经济的小个子”,满天星星没月亮;在绿色产业发展结构上是“小而杂、品种全”的散放,没有“一品独大、一柱擎天”的集约,品种多、规模小、批量小、效益低;在龙头企业上,规模小、档次低、发展慢,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弱;在企业家队伍建设上,外地高素质人才引不来,本地企业家不注重学习和提高,小富即安,小成即满,小农思想严重;在产业链条上,产业、企业、农户、市场没有形成有效对接,工业与农业、企业与市场脱节;在绿色产业发展效益上是“品牌有名”,“收益不大”,“大品牌”没有产生大效益。因此,建设绿色产业引领区前景广阔,道路漫长,充满挑战。


    二、怎么建设绿色产业引领区?


    (一)转变思想观念,以科学的发展理念引领绿色产业建设。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维的高度决定工作的力度。建设“十堰绿色崛起示范县”为我县提出了新的目标和新的方向,也为各级干部转变思想观念、提振精神区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要树立转型发展的理念。坚持把绿水青山当作金山银山,把“保护就是发展、绿色就是财富、文明就是优势”的理念融入到干群的思想和行动之中,通过思维、举措的转型带动发展的转型;二是要树立绿色发展的理念。要以建立政府绩效考评机制为契机,优化考评指标,调整考核指挥棒,让乡镇以更高的标准、更高的要求创造更多的绿色GDP、民生GDP;三是要树立统筹发展的理念。着力突破思维定势、条条框框、环境制约、条件门槛,树立“一切为了绿色崛起、一切服从绿色崛起、一切服务绿色崛起”的新理念,以更加开阔的眼界、更加开阔的思路、更加开阔的胸襟,更加开放的政策,推动县域经济在绿色崛起中的大融合、大开放、大发展。四是树立持之以恒的发展理念。只要是老百姓支持的产业,发展已有基础的产业,能够强县富民的产业,认准了就要咬定目标,持之以恒,一抓到底,不动摇、不折腾、不松劲,必将成为支撑一方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二)明确发展重点,以科学的产业定位引领绿色产业建设。生态是绿色崛起的基础,产业是跨越赶超的支撑。对于我们这样地处偏僻的贫困县,发展绿色产业更要定位准确,重点突出,所建设的绿色产业引领区必须是十堰起点最高的、发展最好的、首屈一指的。为此,要进一步厘清竹溪什么品种可以在全市独树一帜,什么产业可以在全市引领发展潮流,什么经济可以在全市独占鳌头,什么产业可以富民强县?那么,从我县现实基础、产业优势、功能划分、发展潜力、综合实力分析,在第一产业方面,应确立以茶叶为主导,药材、魔芋、木本油料、原生态养殖为骨干的“一主四大”绿色产业发展定位;在第二产业方面,应坚持扩大总量与优化结构并重,提升传统优势产业与发展现代新兴产业并举,以民营工业园区为主体,推进绿色食品加工产业园、生物医药加工产业园、高新技术工业园建设,发展壮大清洁能源、特色农产品加工、生物医药、节能环保建材等四大工业集群,形成“一区三园四集群”的工业经济发展新格局;在第三产业方面,立足我县生态资源优势,以宜居、宜业、宜游为根本,以“游世外桃源,观森林美景,吸天然氧吧,品竹溪美食”为主打品牌,大力抓好景点游、美丽乡村游和生态农庄游,让竹溪成为生态功能完善、发展活力强劲、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休闲旅游圣地。


    (三)注重统筹结合,以科学的发展方式引领绿色产业建设。目前,我县一、二、三、四产业没有统筹,融合发展,没有形成产业集群,缺乏发展合力。一是要统筹生态与产业建设。按照“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发展方向,以发展绿色生态产业为导向,坚持“工农对接”发展思路,走内生型资源开发路子,不断优化经济结构,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立足绿色发展,加快推进绿色农业、绿色工业和绿色服务业跨越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全面共赢;二是统筹经济与社会发展。以“两区一地”建设为目标,坚持产城结合,文旅共融,城乡互动,统筹推进经济、生态、城镇、文化、民生、社会事业建设,实现生产集聚化,产业特色化,城镇生态化,物流现代化,城乡居民均等化;三是统筹领导力量。建议县委县政府成立 “两区一地”统筹建设委员会,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任指挥长,下设若干工作组,由县级领导挂帅任组长,分工协作抓好推进工作;四是统筹节约土地资源。政府对引进项目要严格把关,对企业用地规模要进行严格控制,防止企业借发展之名行圈地之实,决不能出现“政府花了钱,农民失了地,企业发了财,社会不稳定”的现象;五是统筹本土和外地资源。坚持内资外资一齐引,培育本地企业家与引进外地企业家、强化企业内部管理与学习外地先进管理经验相结合,注重培植本土企业、本土能人,全面提升企业家队伍素质。


    (四)实施创新驱动,以强劲的竞争能力引领绿色产业建设。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支持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鼓励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推进技改扩能,推动企业组织、制度、技术和管理创新,促使企业由家族企业向现代企业转变,由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由简单生产向系列开发转变,提高绿色产业市场核心竞争力,扩大市场占有份额。要大力实施品牌发展战略,按照绿色崛起产业定位,培植一批有内涵、品质好、叫的响、做的大、带动强的品牌产业、品牌企业、品牌产品,使之成为引领竹溪绿色发展的旗舰。


    三、如何保障绿色产业引领区建设?


    (一)夯实绿色根基。全县上下应把“生态决定生死、绿色决定未来”理念植根于发展的每个环节,外修生态,内修人文,打牢绿色发展基础。坚持生态林、景观林、经济林“三林并重”,持之以恒地抓好植树造林、庭院绿化、道路绿化、河滩绿化、封禁治理、产业基地、森林景观建设,实现庭院花果化,道路林荫化,农田林网化,山地森林化,城镇园林化,充分展示竹溪的自然之美、绿色之美、生态之美、和谐之美。


    (二)突出规划引领。实施绿色崛起发展战略,需要搞好县内顶层设计,制定路线图和时间表。各级各部门要强化规划引领意识,按照建设“十堰绿色崛起示范县”的要求,聘请一流团队,对“绿色产业引领区、生态城镇示范区、省际物流集散地”进行全面系统规划。坚持以科学规划为龙头,以系统规划为统领,以专业规划为指导,以修建性规划为蓝本,克服“指点江山、即兴发挥”的决策。在规划实施过程中,严格实行规划红线、蓝线、黄线“三线管理”,着力提高“两区一地”建设水平。


    (三)注重招商效益。在招商思路上,遵循“三多一禁止”原则,即多引进投资数额大、就业带动能力强、社会效益好的项目;多引进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生态环保水平高的项目;多引进业内影响大、管理理念先进、示范能力强的知名企业;坚决禁止污染项目进入竹溪境内。在招商措施上,坚持生态招商、绿色招商,坚持“招商”与“选商”并重,提高项目质效,重点引进生态环保项目、节能减排项目、低碳产业项目、循环经济项目。在招商引资上,要科学招商,选准老板,不能只捡渣滓,不能让“皮包”公司在竹溪有市场、成气候。


    (四)抓好核心示范。按照“全面规划、高点定位、整体推进、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要求,确定“两区一地”建设重点,积聚资金和力量,率先建设一批核心示范区。一是以竹房城镇带沿线乡镇为核心,建设346国道沿线绿色产业率先发展核心示范区。这个区域以竹房城镇带片区建设为依托,以工业园区为平台,建成生态景观示范区、“三贡”(贡茶、贡木、贡米)核心区、绿色产业集聚区、绿化长廊先行区、城乡一体引领区;二是以鸡心岭为核心,建设南部山区原生态旅游核心示范区。这个区以十八里长峡、鸡心岭等为主要节点,着力建成珍稀动植物集中展示区、休闲养生度假核心区、原生态民歌演绎区;三是以潘口、鄂坪库区为核心,建设中东部特色产业开发核心示范区。这个区以发展库区经济为重点,以绿色产业为支撑,培植一批特色鲜明的种养产业新村,实现 “建成一处电站、打造一道风景、兴起一个产业、致富一方百姓”的发展目标。


    (五)整合县内资源。要集中资金办大事、办要事、办成事。建议县委县政府在项目实施和资金投入上,要改变过去那种多个部门撒“胡椒面”的投入方式为“捆绑式”和“结团式”投入方式。把国土、城建、环保、扶贫以及涉农项目资金捆绑在一起,按照“竞争立项”的方式筛选实施项目,做到“各点一个菜,共办一桌席”,实现资金最大化、项目最大化、社会效益最大化的建设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