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潜峰委员
小城镇是农村中工农结合、城乡结合,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社会和生产活动中心,是城乡连接枢纽,产业集聚平台,就业转移蓄水池,城乡统筹结合点,是目前乃至今后我国农村城市化的重点。“百镇千村”示范工程,使小城镇纳入建设提升范围,强化措施,积极推动,小城镇建设提升取得了明显成效,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一、我省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1、建设资金缺乏且投入不足。生态环境建设和市政建设的不足,使得小城镇的承载能力和吸聚能力差。生态环境建设主要是围绕防尘、绿化、美化、供水、排水、垃圾和粪便处理,以及隔声、消声等方面的建设。生态环境建设直接影响着小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极大地制约着小城镇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市政设施建设方面主要包括工厂、商店、机关、学校、居民住宅的建设,以及道路、桥梁、供水、供电、文化娱乐和生活服务等公用设施的建设。目前,两项的建设均不能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需求。
2、缺乏整体统筹引导。管理及发展的眼光良莠不齐,贪一时之功未做长远可持续发展考虑,使得小城镇定位特色不够鲜明,发展规划没有体现出自己的特色、发挥出自己的优势,不能真正形成独特的经济特色和产业风格,小镇的管理者在项目的引入上面首要考虑的是几年内产生税收或者能否扩大知名度带来人气。
3、小城镇建设中的规划滞后。小城镇住房或企业由于历史遗留的原因或建设时未按统一规划布局,导致有些小城镇企业的厂房和民用住宅分散杂乱,工业区、集贸区、生活区混杂在一起,没有层次感,规划滞后,管理混乱,交通道路弯、窄,无活动空间。更有私自乱搭建,侵占路面,没有统一流向,卫生条件差,盲目选址,小城镇很多地方出现建房采用外延扩展模式,布置松散,占地面积大,建筑密度低,大多沿省道布局。但固有的生活方式及经济方式形成后,又为小城镇的拆迁改善带来难度,而居民却对好的居住方式充满向往。
4、政策措施配套不完善。中央、省、市各级都命名了一批重点镇、中心镇和示范镇,但是没有强有力的扶持政策、资金。小城镇建设用地指标紧缺,许多项目无法正常实施,严重影响小城镇可持续发展。
二、加快我省小城镇建设的几点建议
1、因地制宜的规划引领小城镇发展。一是战略统筹、突出特点,在有专业统一的全省规划发展布局的战略下,体现小城镇自然特色、区位特色、产业特色、资源特色以及历史文化底蕴等,并给予其特色产业的发展政策、资金支持。二是依据小城镇特色定位,尽快实现控制性详规全覆盖。实现功能分区明确,交通流畅便捷。三是架构好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增强小城镇聚集能力。
2、将能够下放的各种管理权限依法下放到镇级,赋予小城镇享有与目标责任相匹配的权限和资源。镇建设用地计划指标由国土部门优先安排解决,其建设用地的出让金重点用于镇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探索设立镇级市,扩大行政审批权和管理权,建立城镇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土地储备中心和招投标中心,试点完善城镇功能。
3、引导和鼓励民营资本的进入。拓宽民营资本进入小城镇建设领域的深度,并对其给予政策、土地、资金、融资贷款等方面的支持,尤其是房地产开发领域,房地产开发资金过渡集中于城市,若能合理有效引导房地产商投身小城镇建设,使资金真正得到合理充分利用,同时利用政府平台资源,以房地产业为龙头,加强引导服务业、商品零售业与房地产业的资源跟进与整合,形成小城镇模式综合体,改善提升日益增长的小城镇居住与商业需求,并通过其成功的示范效应,树立运营模式典型,提供资金支持,在全省范围推广,各小城镇互联,在物流、商品零售直销、创业培育、集中采购等方面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
4、拓宽市场投融资渠道,建立小城镇建设公共信息平台。建立公共财政体制,进一步加大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投入。设立小城镇建设专项扶持基金,同时通过信息平台引导资金,用于小城公用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放开小城镇公用事业投资领域,建立政府扶持和市场参与相结合的公用事业建设体系,逐步形成投资、经营、回收良性循环的市场投融资机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吸引社会资金特别是银行资金投入小城镇建设,进一步完善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多元化投融资体制。(发言人单位及职务:武汉天下置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