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协委员 >委员建言 >议政建言

重视鄂西侗族民俗文化开发在旅游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2014-09-15 00:58:16  
字体大小:【

 

孙 家 寿


    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侗族共有2960293人,其中湖北69947人。湖北省侗族主要分布在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恩施、宣恩、咸丰、利川、来凤等县市,集中分布在恩施市芭蕉侗族乡(22000人)、宣恩县晓关侗族乡(22500人)和长潭河侗族乡(19000人)等三个侗族乡。

    据我国考古部门考证,湖北侗族多系清康熙至嘉庆年间先后由湘、黔、桂侗乡迁来,200多年来,他们在与当地土家族、苗族、汉族交往过程中,相互学习、和睦相处,在保持自身民族认同的同时,主动适应当地的文化。这种适应性的选择,一方面使民族群体在异地得到了很好地生存和发展,另一方面在文化发生变迁的同时,民族的历史记忆和民族认同仍然得以保留。鄂西侗族地区山川秀丽,风景优美,民风淳朴,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极为丰富。侗族能歌善唱,其大歌享誉海内外。老年人教歌、年轻人唱歌、年幼者学歌,是侗族社会的传统风尚,故侗族地区有“诗的家乡,歌的海洋”之美誉。侗族民俗文化是指具有社会性、规范性、地域性以及相对稳定性特点的区域性文化,是一种国际性大文化,具有独特的价值,其开发利用对于“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建设和民族旅游产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一、鄂西侗族地区旅游文化开发的重点是侗族民俗文化
    鄂西侗族地区由于地处偏远,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和冲击比较少,且条件限制,发展十分有限,但是民俗、民风、饮食文化与名胜古迹、名人字墨等都构成了五彩缤纷的人文景观,形成了天然的生态博物馆,给人一种神秘感,值得深究。侗族民俗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及民族旅游开发的重点为:

    1、侗族独特的建筑文化。侗族的建筑文化是旅游产业的主要开发项目,其建筑造型艺术独特,富有传奇色彩。鼓楼文化是侗族文化的主要特征,是侗族文化的主要传承地,是侗族人民的政治、经济、文化、公众集会的议事中心。飞阁重檐,形如宝塔,巍峨壮观的鼓楼,是侗族村寨标志。侗族的花桥(又称风雨桥)是不用一钉一铆架成的木质结构,石墩木桥,长廊桥道,桥亭重瓴联阁,雄伟壮丽。在桥上雕刻着体现本民族崇拜的物像,桥上盖项,既能避风遮雨,又是侗族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场所。花桥展示了侗家人讲究实用和美丽。最早的侗族鼓楼和风雨桥,已载入世界吉尼斯纪录。寨脚的风雨桥与寨头的鼓楼相对立,在云雾萦绕的早晨,远眺过去宛如游龙一般,美不胜收。侗族传统的住房是两层或三层干栏式木结构吊脚楼,房屋设计与山区的气候、地形、地貌协调。整个房屋全部用榫头穿接,不用一钉一铆,显示了侗族精湛的建筑工艺。只有将侗族鼓楼、风雨桥和吊脚楼建筑特点与其社会功能及历史典故综合起来开发,才能收到旅游文化开发的最佳效果,才能带来民族文化旅游发展的高潮,才能带动侗族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2、侗族独特的村落文化。星罗棋布的侗族村落靠山沿水,顺山而延、顺水而连,三里一村、四里一寨,错落有致,动中有静,静中有韵,构建了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生存空间。侗族村落与自然山水相契合,是一种“顺应自然、利用自然、装点自然”的典型模式,这一模式亦具有生态学上的意象。寨里的道路是以青石板铺砌的青石路和以卵石铺砌的“花街”,都砌成各种图案,十分美观。整个村寨,山水环绕,避风向阳,寨内屋檐相接,青瓦嶙嶙,参差错落,花阶石路相连,花桥横跨溪流,古树相依,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凉亭也是侗乡的一大景观,在村寨建设中,它是人们纳凉、歇息的好地方。侗族村落独特的景致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引起人们的关注。不仅产生了许多民俗旅游村落,有的还建起了博物馆。这些区域内山水奇秀,集侗族的寨门、鼓楼、风雨桥、民间传统文化艺术、民风民俗以及田园风光为一体,吸引了诸多的中外游客游览。

    3、侗族民间歌舞文化。2011年的春节晚会上,宋祖英一曲《天蓝蓝》给全国亿万观众带去了一场美妙的视听盛宴,64位侗族演员带着“侗族大歌元素”那山泉般的歌声伴唱,再次展示了原生态侗族大歌的无穷魅力!侗族歌舞是纯自然多声部完美和谐的奇妙音乐,开发侗族民间歌舞对民族旅游具有重要作用。侗族大歌是无指挥、无伴奏、自然和声的民间合唱音乐。侗族“多耶舞”是以群体为主,由歌师领导,即兴发挥,由一人或几人高歌领唱,众人伴唱,边唱边舞,众人合欢,很具吸引力。侗族“琵琶歌”是一种情歌,曲调优美动听还带有一丝淡淡的忧愁,侗族男女青年通过琵琶歌传情说爱,而定终身。“饭养身,歌养心”,这是侗家人常说的一句话,侗家人把歌当作精神食粮,用它来陶冶心灵和情操。其歌种类繁多,内容丰富多彩,歌词韵味浓厚,优美平实生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运用巧妙,曲调或轻柔深情、淳朴自然,或稳重舒缓、浑厚练达,或质朴明快、悠扬婉转,或高亢激昂、热情奔放,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生活气息。侗族歌舞的最大特点就是通过民俗节日或祭祀场合来表现,其表演原汁原味,让人回味无穷,给人一种全新的享受。因此,侗族民俗文化很适合加工成歌舞节日来表演,增加民族旅游的文化活动内涵,使客人在游玩中自得其乐。芦笙,侗语称为“伦”。一般全器由笙斗、笙管、共鸣筒、簧片、箍等部件构成。芦笙音色视音列、调式或饱满丰厚、共鸣充实,或纯净清亮、轻盈明快,或柔和圆润、愉悦甜美。侗族芦笙可分为由芦笙队吹奏并有共鸣筒的“宏声笙”(侗语称为“伦瓦”)和单独吹奏且无共鸣筒的“柔声笙”(侗语“麻”)。侗族民间常有吹奏芦笙和跳芦笙舞的芦笙比赛。

    4、侗族的饮食文化。长期的生活习俗使侗族人民形成了本民族特有的“侗不离酸”饮食文化。侗族日常菜肴以酸味为主,不仅有酸汤,还有用酸汤做成的各种酸菜、酸肉、酸鱼、酸鸡、酸鸭等。“吃油茶”不仅是家常便饭,而且也是迎接客人必不可少的食品。打油茶的茶水通常要一锅锅煮方可出味道,“头锅苦,二锅凉,三锅四锅味清香,七锅八锅甜如糖”。馈赠亲友的“侗禾糯”侗粑,工艺细致扯数尺长而不断,清香爽口,有“一家蒸饭,全寨飘香”之誉。侗族地区炙烤鱼片,色黄飘香,味鲜可口。用手撕着鱼片,蘸盐和辣椒食用,别具情趣。侗族所饮酒类大都是自家酿制的米酒,度数不高,淡而醇香。“百家宴”文化是侗族待客的最高礼仪,是侗族热情好客、团结友爱、和谐大同的文化象征。每逢村寨互访或有特别尊贵的客人来访时,全村各户自备酒菜饭,一起到鼓楼坪“一”字型摆开长桌,吃百家饭菜、喝百家米酒、享百家祝福。饭桌上,客人可从第一桌吃到最后一桌,你来我往,觥筹交错,热闹非凡。侗族的腌鱼腌肉、牛羊瘪、血红、黑米饭、蜜饯、竹筒饭、鱼羹(侗语更坝)、侗家米酒等,都是侗族旅游商品开发的好项目。

    5、侗族的服饰文化。精美、结实的侗布、侗锦久享盛誉。侗族纺织品主要有侗布、亮布、侗带、侗被、侗锦等。侗布用棉花、苎麻等纺织。布料结实耐用,布纹紧密,有平纹、斜纹、花椒眼纹等布。与纺织技艺相关联的浸染技术同样精湛。侗锦多用于被面、垫毯、头帕、背带盖、帐帘、绑腿等,用黑白棉线或黑白棉与彩线织就,分素锦和彩锦,多为几何形图案。侗家女一般头包白帕,结辫盘头或梳挽盘发,髻插银锥,衣绣龙凤花卉、钉银珠大扣,腰前扎一幅天蓝色围兜,腰束白色配以红丝飘带,内衬镶花边衣裙色彩配合,对比色装饰,主次分明,色调明快而恬静,柔和而娴雅。

    二、鄂西侗族地区旅游文化开发的现状
    1、湖北侗乡第一寨——芭蕉侗族乡枫香坡村。“湖北省十大茶叶名乡名镇”之一和“湖北省无性系良种园第一乡”的芭蕉侗族乡大力发展茶文化,结合历史名茶“恩施玉露”,确立了“茶叶经济+民族文化=旅游经济”的发展战略,大力发展旅游业。芭蕉侗族乡枫香坡村成立了“侗族农民艺术团”,专门为游客演出地道的侗乡歌舞。省民宗委还会同“616”对口支援部门发展民族特色文化和休闲旅游产业,三年来已接待中外游客近3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000多万元,去年农民人均收入达5000多元。这个村被授予“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芭蕉侗族乡依靠自身独有的文化、自然优势,开发出各种既能体现独特的侗族文化,又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的特色旅游项目,让游客可以在此有耳目一新的感觉,深受消费者的欢迎。与此同时,旅游业的发展带来本地服务业的兴起,服务业的发展进一步激活了本地市场,本地市场的发展又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

    2、武陵山的璀璨明珠——长潭河侗族乡。武陵山脉的延伸,使得长潭河山峦起伏、层峦叠嶂,七姊妹山的环绕,更显得气势宏大、景观奇美。两条河流的奔腾——前河与后河的交汇,使得长潭河如闻其名、如见其形。交相辉映的山水,使得这个镶嵌在七姊妹山麓的璀璨明珠显得格外引人夺目。一山(七姊妹山)一水(永水洞泉水)一圣地(中武当)一石(菊花石)二仙(仙人洞、仙女池)三建筑(门楼、风雨桥、吊脚楼),形成了长潭河侗乡独特的自然与人文景观。绝壁孤峰秀丽的奇山异石、蔚为壮观的瀑布、清澈见底的清泉,使得长潭河被誉为“天然氧吧”。宗教圣地中武当、七姊妹山自然保护区、仙人洞和仙女池、马头龙尾的龙马山、形似仙童骑鹤的万岭山、冬暖夏凉清泉涌流的永水洞、闻名遐迩形如菊花的菊花石。以民族文化和自然风光为旅游吸引物,融观赏、考察、学习、参与、娱乐、购物、度假于一体的旅游活动正在侗乡破茧而出。长潭河侗族乡,这个犹如待字闺中的窈窕淑女,正向世人展示她美丽的风姿与无尽的魅力。

    3、湖北大鲵第一乡——晓关侗族乡。晓关侗族乡是全省少数民族乡镇中主体民族占比最高的乡镇。该乡充分利用内近县城外接咸丰的区位优势,沿椒石省道精心选点布局,并通过积极引导,成功打造了以登鼓楼、游梨园为核心的倒洞塘农家乐、以休闲垂钓吃活鱼为特色的大岩前塘农家乐和历史名店张官合渣等四家特色农家乐。该乡围绕打造“全省烤烟名乡”,大力发展烟叶产业“精品走廊”,以大鲵为主的特种水产养作为富民兴乡支柱产业,全力打造“湖北大鲵第一乡”。围绕打造“全州茶叶大乡”,发展无性系良种茶园,形成了“万亩贡茶经济带”。侗乡鼓楼、张官侗寨、康家坡侗乡农家乐等侗族生态文化旅游业正在稳步发展,为农民增收搭建了新的平台。

    三、鄂西侗族民俗旅游文化开发中的问题和对策
    1、侗族民俗文化资源逐步退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侗寨村民与外界往来与交流频繁,语言习俗和侗族民族服饰越来越汉化,各村寨的建筑风格也不断水泥砖楼化,例如芭蕉侗族乡现代的风雨桥都以水泥钢筋建造,虽然更加坚固耐用,但是失去了传统风雨桥独有的建筑风格,显得有些名不副实,侗族民俗民风正面临逐渐丧失的危机。
为此,当地政府和各职能部门应投入资金对侗族民俗文化资源进行搜集、发掘、包装,将资源进行整合,使旅游产品、服务的各个方面增加侗族民俗文化的内涵,各村寨的侗族建筑,必须保持民族化、地方特色化,避免水泥砖化。遵循民俗文化自身发展规律,在保证社会价值最大化的前提下,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继承和创新之间的关系,做好整理、开发和长远规划,让其再发新芽开新花,真正起到保护、传承和弘扬侗族民俗文化的作用,并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三赢。

    2、侗族民俗文化的传承链条发生断裂。由于多种原因,致使有认为保护和发掘侗族民俗文化是“时代的倒退”的现象,没有充分认识到保护和开发侗族民俗文化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侗族民俗文化的传承链条发生了严重的断裂,例如而今能唱侗族大歌、“讲款”、弹侗族琵琶、会吹芦笙、会织侗布等的人越来越少。

    为此,首先,要招揽各类侗族优秀人才,充分启用侗族地区歌师、戏师、能工巧匠、民间艺人、刺绣能人等,建立集侗族文化保护、传承、表演、展览为一体的侗族文化活动中心;其次,要建立侗族民俗文化传承人和特殊的民俗文化表现形式的培养与保护权,保证侗民俗文化的原始生态不受破坏;第三,侗族民俗文化要真正得到保护和发展,关键还在侗民族自身,民族自身才是保护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决定性因素。各级政府要切实帮助各侗家村寨的广大群众充分认识到民俗文化对于一个民族的重要性,要让他们意识到当前面对自己民族文化消失、损毁、流失的现状不能再冷眼旁观、漠不关心了。否则,消失的不仅是一种民俗的文化,而是一个民族的历史、一个民族的灵魂、一个民族的精神和一个民族自身。

    3、侗族民俗文化没有形成产业化。侗族地区经济水平相对落后,薄弱的物质基础是造成民俗文化保护与开发资金投入严重不足的主要原因,从而使现有的民俗文化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整理与保护,更不用说培育新的民俗文化项目了。因为没有得到足够的资金投入和缺乏专业人员的培训与指导,侗民俗文化产品的生产根本没有规模效应,不适应市场化进程。

    为此,要在加大宣传力度的同时注意民俗的特性,加大对民族地区特色经济的扶持投入力度,提供良好的政策支持和市场引导,鼓励民族地区因地制宜,立足优势,发展民族地区特色经济,以民族特性创品牌。

    4、基础设施滞后制约了侗族民俗文化的社会功能。侗族地区一般都是交通不太方便、经济基础薄弱、群众生活水平较低。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使这些地区经济发展的相对缓慢,交通、生活环境和卫生条件等基础设施的相对滞后,严重制约了民俗文化的社会功能作用。

    为此,在开发旅游文化产品时要结合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积极寻求开发、保护、传承与抢救民族文化遗产,并积极向上级申报,形成侗族文化传承带,使民族文化得到保护和充分利用,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

    省委书记李鸿忠在谈及湖北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的建设时强调:要把握四个关键,即生态立区、产业兴区、开放活区、富民稳区。鄂西侗族民俗文化旅游经济发展也要把握这四个关键,着力转变思想观念,创新体制机制,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弘扬侗族民俗文化,推进侗族全民创业,不断拓宽发展视野,拓展发展空间,促进鄂西侗族地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发言人单位及职务:省政协常委,武汉工程大学环境与城市建设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