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协委员 >委员建言 >议政建言

发挥民营资本作用推进文化产业发展

2014-09-15 00:58:13  
字体大小:【

 

湖北省工商联

    湖北省是文化大省,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经过近几年的体制改革和发展,恰逢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大好良机,湖北文化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近年来,湖北省文化产业产值逐年递增,对推进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增强,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亮点。但是,在提升湖北的文化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吸引民营资本注入文化产业,整合文化资源,打造文化品牌,生产文化精品等方面与先进省份仍有差距。

    目前,越来越多的湖北投资者开始看好文化产业前景,涉足文化产业领域,并形成了一定规模。因此,依托民营经济为主力军,打造文化产业新亮点和知名品牌方面应借鉴先进省市改革的成功经验。充分发挥民营资本优势,提升区域软实力和城市品牌,吸引文化产业投资集聚,加快推进文化与市场、文化与资本、文化与科技融合步伐,鼓励有实力的民营文化企业跨地区、跨行业经营。

    为最大限度地发挥民营资本的作用,充分调动民营企业投资文化产业的积极性,培育一批重点民营文化企业和民营文化产业集群,发挥规模效应,把丰厚的荆楚文化资源转变成新型文化产业效益,打造具有湖北特色的新型文化产业,我们建议:
   
    一、加强引导和扶持,打造“洼地效应”
    1、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制定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规划,积极引入民营资本参与,推进文化资源整体开发。制订湖北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提升文化产业的战略层次,使文化产业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试行注册资本零首付、减免税费、设立文化类免费培训机构等措施,激发民营资本投资文化领域的积极性。鼓励民营企业依托当地历史文化资源、自然资源、旅游资源和特色物产,发挥区域人文地理优势,将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历史文化、民俗宗教和现代文化相结合,放开民营资本盘活国有文化资产,通过点面结合的产业布局,实现文化资源的整体开发。

    2、为民营文化企业提供宽松环境,大力吸引民营资本投入文化产业,使民营经济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动力源。目前,湖北省已经有一些民营企业从被动投资到主动投资,转而直接从事文化产业投资经营,并形成了一定规模,创造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005年《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就已经提到过支持、引导和规范非公有资本投资教育、科研、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的非营利性和营利性领域。2010年5月,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新36条)第十七条提出鼓励民间资本从事广告、印刷、演艺、娱乐、文化创意、文化会展、影视制作、网络文化、动漫游戏、出版物发行、文化产品数字制作与相关服务等活动,建设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电影院等文化设施。建议相关部门根据我省实际抓紧制定落实“新36条”的具体措施,创造有利于民营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政策环境,鼓励支持民营资本顺利进入文化领域,从事文化产业,为我省文化产业大发展贡献力量。

    3、发挥资金引导效能,深化政企、银企合作,加大对民营文化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力度。民营文化企业的发展,除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市场环境等因素,政府在政策导向上的作用也非常重要。比如可以通过加大财税金融政策支持力度,实行税收优惠激励,吸引民营资本投入文化产业。在财政政策方面,可设立专项发展资金,采取贴息、补助、奖励等方式。对具有民族特色的产业项目可重点扶持。对民办非营利性公益性活动可给予适当补贴;在投融资政策方面,对于重点公益性文化建设项目,要确保资金及时到位,鼓励自筹资金进行公益性文化设施的建设和改造,困难企业要给予一定的贷款贴息。股份制改造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文化企业,符合条件的可申请上市;在税收政策方面要给予民营文化企业一定优惠措施,有效破解文化产业发展资金瓶颈。

    二、拓展挺进渠道和方式,催生“蝶变效应”
    1、借助民营资本,推进文化产业项目建设,重点发展文化创意行业。湖北高校和科研单位众多、智力密集,产业园区建设基础扎实。要充分发挥好这些优势,可以通过引入民营资本,加快推进具有重大示范效应和产业拉动作用的重大项目建设,形成一批代表国家水准和未来发展方向、具有鲜明地域和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园区与示范基地,真正发挥文化产业的产品创作、文化创意、产业化试验和推广的作用。比如:上海致盛集团在武汉市汉阳区打造的汉阳造文化创意产业园,就是将楚文化、知音文化、长江文化、汉阳造文化、龟山文化巧妙融合,通过引入国内外知名的文化艺术、创意设计企业,形成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发展,使产业园成为“长江流域创意文化的集中营”,输送“创意精英人才的文化部落”,从而带动武汉乃至湖北地区创意文化的崛起,全面提升湖北文化创意能力,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知名文化产品。同时,建议表彰先进,设立专项基金,设立多种奖项,奖励那些在文化科技、音乐制作、艺术创作、动漫游戏、科学出版等领域的优秀作品,形成文化产业的良性发展氛围。

    2、借助民营资本,打造好荆楚文化产业品牌。认真梳理湖北文化脉系,充分整合文化资源,挖掘荆楚文化内涵,打造荆楚文化产业品牌,增加产品文化含量。充分利用荆楚文化、三国文化、红色文化等特色鲜明文化资源,充分发挥民营资本作用,扶持一批重大文化产业项目;筹划一批具有荆楚特色的标志区域;建设一批有影响的标志性文化会展场所;打造一批闻名的文化旅游景区等,带动文化产业整体发展。依托武汉、襄阳、宜昌、荆门等具有较强文化产业基础的重点城市,培育城市产业的集聚和扩散能力,提升区域文化实力和历史文化资源的产业化程度,引导和推动文化与传统产业的融合,扩大湖北文化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推动湖北文化产业和文化经济的全面跃升。

    3、借助民营资本,促增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搭建文化发展新平台。引导民营企业采取出资建设、民建公管、冠名权等方式方法参与重大文化设施建设,并通过成立文化产业发展联谊会、推进校企合作、政企合作、建立文化创意产业大学生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加强特色文化产业园区共建等手段,着力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行业支撑、人才支撑、基地支撑。

    4、借助民营资本,提升产业品牌价值和企业文化形象,推进文艺精品创作生产。建立文艺创作生产激励机制,引导民营资本投资创作生产一批代表湖北形象、体现湖北特色的精品力作。如培育自己的影视基地,推出一批政治导向与艺术创造完美结合、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俱佳的影视精品,提升湖北文化新魅力和市场影响力,将湖北推介到全世界,这对加快城市发展、改善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需求具有重大的影响。

    三、集聚效能和要素,凸现“孵化效应”
    民营资本的进入将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突破口,从根本上扭转过去单一的政府投入和运作机制,所以,通过集聚民营企业的资金、技术、人才、管理、品牌以及销售网络等要素,进一步打通制约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将会产生出点石成金的“孵化效应”。

    随着湖北文化产业不断升级,品牌影响力不断增强,群众文化活动规模和层次的提高,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不断增长,城市文化品位的提升,也将会为投入湖北文化产业发展的民营企业注入更多生机与活力,进一步培育出新的经济增长点。

    因此,坚持以政府为主导、集聚民营力量推进湖北文化产业发展,将有效提高文化产业层次和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打造出湖北特色地域文化品牌,全面提升城市竞争软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