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协委员 >委员建言 >议政建言

继续改善环境促进农民工就业创业

2014-09-15 00:57:28  
字体大小:【

 

农工民主党湖北省委员会

    农民工已成为当代中国经济建设的一支重要生力军,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逐步形成的具有显著特征的群体,与城乡一体化、新农村建设以及和谐社会的建立密不可分。农民工所涉及的经济、社会、民生等方面的问题具有广泛性、阶段性、迫切性、典型性和代表性,受到党中央国务院及各级地方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长期关注,农民工的社会地位和切身利益有了很大提高和明显改善。然而,随着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尤其是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我国的就业创业问题更加突出,尤其是农民工就业创业问题受到的影响更为明显。现以襄樊市为例,就农民工现状问题提出我们的分析和建议。

    一、现状和问题
    1、就业渠道需要拓展。从襄樊来看,就业渠道远不能满足就业需求。一是就业途径和岗位有限。由于属于内陆地区,经济条件与发达地区相比有着较大的差距,能够吸纳大量劳动力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及第三产业发展不够,难以大量吸纳农民工就业。二是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较低,大多通过人缘、地缘关系自发输出,而依靠政府组织或中介机构进行有组织、有目的输出的则较少。三是农民工文化素质偏低、劳动技能欠缺,难以适应技能型岗位的需要。

    2、培训机制有待改进。一是培训职能分散。以谷城县为例,该县由上级拨款进行农民工培训的有“阳光工程”、“温暖工程”、“回归工程”、“富康行动”、“雨露工程”等,涉及多家培训机构,缺乏统一组织和协调,资金、培训力量分散,没有形成合力,导致宣传面不广,知晓率不高,培训质量难以保证。二是培训方式需要改进。目前有的农民工培训没有充分考虑农民文化程度及农业生产的实际,因而培训质量和效果不佳。农民工接受再教育的能力弱,加之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农民不干活就没有生活来源,无法接受较长时间的培训,学习出勤率不高,从而影响培训质量和效果。三是创业培训需要加强。虽然有创业意向的农民工不少,但在创业项目选择、申报办理程序、经营管理方法、产品推介、企业形象的建立等方面,缺乏相关知识及有效引导,影响了农民工创业的成功率。

    3、创业环境亟待改善。从调查的情况看,首先是优惠政策不够完善。虽然各级政府都出台了鼓励全民创业的文件,也制定了一些创业优惠政策,但缺乏一站式服务体系,对扶持返乡农民工创业的优惠政策缺乏具体措施,没有相应的服务部门引导。其次是创业申办环节手续繁杂。据调查,创业审批要经过工商、税务、环保、卫生、房产等多个部门审批。由于有些部门服务意识差、收费过重,制约了农民工创业的积极性。

    4、创业融资仍然困难。一是金融服务部门门槛高、手续复杂。农民工创业规模小、缺乏有效的抵押物,即便是通过了层层手续,但经过繁琐、长时间的办理程序,大多错过了农时季节。二是授信贷款额度小、利息高、还款周期短。小额贷款2—5万元,对于创业者来说只是杯水车薪。一位养殖大户说:“2万块只够我养殖场一天的饲料钱。”此外,小额贷款利息高,贷款搞小规模养殖,养殖户承担不起。在还款时间上,银行根据农户的信用度,要求一季度、甚至一个月还一次,没有适应农业生产经营周期长的实际。三是金融优惠政策宣传不到位。四是农业保险业拓展不够,农民个人保险业务需要进一步健全。五是贷款抵押登记费用高,增加了农户贷款成本。

    二、对策与建议
    1、进一步加强对农民工就业创业工作的领导。农民工就业创业是关系农村社会稳定、农民增收的大事,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完善由政府主导的农民工就业创业专班,落实相关部门的职责,采取得力措施,抓好农民工就业工作。一是拓宽就业渠道。按照“外拓市场、内挖潜力”的思路,充分发挥主管部门、中介组织和劳务经纪人的作用,加强与劳务输入地区的联系与衔接,多渠道、多途径掌握各地用工情况,及时发布信息,引导农民工就业。抓住国家扩大内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机遇,在兴修水利、城市建设、交通建设、土地整理等公共设施建设项目中,优先安排农民工就业。加大对农村各类专业合作组织的扶持力度,鼓励他们吸纳农民工参与生产经营,促进劳动力就地转移。二是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重点是加快信息化建设,架设劳动力市场供需桥梁。建立健全农村劳动力信息库,实行分类管理。三是大力发展县域经济,鼓励本地中小企业、工业园区等吸纳农民工就业,宣传善待农民工的典型和农民工就业的典型,营造全社会帮助农民工就业的良好氛围。

    2、扎实开展农民工技能培训。制定农民工培训培养的长期规划,按照“眼前抓就业,长远树品牌”的思路抓培训。一是增强培训针对性。对技能水平不高、希望外出务工的,着重在提高技能上下功夫;对有一定资金、有技术、有在家乡创业愿望的,抓好创业培训辅导,帮助他们理顺创业思路;对年龄偏大、不愿外出的,可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和种植养殖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生产技能,增强其增收的能力;对农村新生劳动力,根据他们文化基础好的实际,要进行重点培养,使他们成为懂技术、会经营、能管理的新一代职业“蓝领”。二是整合资源,形成以中等职业学校、技工学校为龙头,各就业培训中心及定点培训机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基地为主体的农民工培训网络,让更多的农民工接受技能培训。三是创建劳务品牌。借鉴外地的成功经验,打造地方劳务品牌,推动更多的“技术型”农民工走出去。

    3、继续改善农民工创业环境。一是完善全民创业优惠政策。在创业领域上,实行“非禁即入”;在创业申报上,推行“绿色通道”,从贷款发放、税费减免、工商登记、信息咨询等方面提供支持;在服务措施上,成立农民工创业指导机构,加强信息服务及创业指导,建立创业项目库,设立创业网站网页,提供项目信息、开业指导、信贷支持、政策法律咨询等服务。二是提高农民信用担保贷款额度。根据农民工特点,放宽抵(质)押物的范围,降低贷款抵押标准,创业人员的房屋产权、土地使用权、山林使用权、机器设备、存单、发明专利等均可作为抵押品,缓解创业者资金不足难题。三是搭建创业平台。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特点,积极策划论证一批投资小、见效快、市场前景好的创业项目,为农民工提供项目支持。加快土地流转的步伐,通过政策、经济及宣传等手段,促进土地依法有序流转。盘活资源促进创业,引导和鼓励农民通过租赁、承包等合法方式利用闲置土地、闲置厂房、农村撤并的中小学校舍、荒山、荒滩等场地进行创业。加快农民工创业基地建设,尽快建成一批创业示范园、示范街,为农民工提供低租金、零费率、一站式服务的创业环境,形成推动创业、促进就业的良性发展机制,促进农民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