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协委员 >委员建言 >议政建言

突出“三国文化”特色发展文化旅游产业

2014-09-15 00:55:53  
字体大小:【


政协襄樊市委员会


    发展鄂西生态文化旅游既要重视生态旅游,更应重视文化旅游的发展,两者相辅相成。在我国浩如烟海的人文资源中,三国文化或许不是历史地位最高的,但其影响之深远、普及之广泛、衍生之丰富,却是其它历史阶段的文化形态所无与伦比的。三国文化长期植根民间,并且深入人心,对旅游者有很强的吸引力,这就决定了它的人文旅游价值。因此,在发展鄂西生态文化旅游产业上,特色明显、开发价值巨大的“三国文化”旅游,应该是我们当前和今后需要重点加以关注的一个重要内容。

    一、“三国文化”旅游的发展现状
    三国故事,湖北最多。120回《三国演义》中70多回发生在湖北。全省共有三国文化遗址181处,形成景点的接近20处,拥有古隆中和荆州古城两家4A级景区。但从调研的情况看,虽然我省“三国文化”旅游起步较早,名声很响,但线路较冷,发展较慢,丰富的三国文化资源没有转化为市场优势。

    第一,发展滞后,丰富的三国文化资源没有得到合理的开发和利用。从全国来看,我省作为三国文化的源头,资源很多,但发展比较滞后,全省三国文化遗址,还有近90%的资源没有得到开发和利用。我们在景区开发和现有景区的发展上,与同为三国文化旅游重点区域的四川和河南等地有很大差距。成都武侯祠实施了拓宽、锦里建设工程,门票收入由2005年的4000多万元增加到2008年的1亿多元,远高于我省三国文化旅游重要景区古隆中。2008年古隆中的门票收入也只有1300多万元,相当于成都武候祠的十分之一。四川绵阳的富乐山从荒坡起步,如今已成为占地3000亩,拥有豫州园、昭烈墓、玄德湖等众多三国文化景点的三国文化主题景区。河南的“官渡古战场”的旅游开发也是从无到有,已发展成为三国文化的重要景区。2007年6月河南许昌举办了中国三国文化旅游区域合作会议,成立了三国文化旅游营销联盟,在全国产生较大影响;川陕建立了旅游区域协作年会机制,联合针对日本和东南亚市场进行宣传,达到了很好的效果。而我省三国文化旅游的宣传策划滞后,像2007年襄樊举办的纪念诸葛亮出山1800周年活动一样有影响的宣传和策划活动较少。

    第二,缺乏精品,三国文化旅游仍处于从属地位。三国文化是我省旅游产业的一个重要品牌,但从目前来看,三国文化旅游在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规划层面,没有真正成为我省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主导力量。全省三国文化遗址,真正形成4A级景区、在全省和全国享有一定声誉的只有古隆中和荆州古城两家,即使这样,这两个景区仍不能单独形成线路,大多属过境游,其他景区也只能作为本辖区旅游线路中的配搭产品,基本没有走出所在辖地。与“一江两山”和武汉都市圈旅游资源相比,襄荆的三国文化资源丰富,品位不相伯仲,但是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发展重点是“一江两山”,2009年,我省首批3亿元的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项目,几乎全部集中在“一江两山”,三国文化旅游项目一个都没有,襄樊、荆州等地众多的三国文化旅游资源仍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比如襄樊的关羽“水淹七军”遗址、马跃檀溪遗址和宜昌猇亭古战场、赤壁古战场等等,虽然都彪炳史册,但由于缺少重视和投入,基本没有观赏价值,丰富的人文资源仍停留在书上和导游的嘴上。三国文化旅游只处于从属地位,重视程度不高,投入不够,没有形成精品旅游线路。

    第三,各自为阵,区域合作没有形成合力。在省内,襄樊和荆州三国旅游文化旅游发展相对较好,古隆中和荆州古城经过多年开发和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在国内有一定的市场。赤壁近年来也投入巨资打造三国主题文化公园,目前已初具规模,将成为我省三国文化旅游的重要景区,但是其它地区发展较慢。从我省各地现有的旅游线路来看,旅游市场基本上还是以各行政区域为板块,各自为阵,不同地区的关联景区之间实质性合作不够,信息共享、引导游客交叉旅游等机制还没有形成,分散的旅游资源没有形成合力,难以发挥聚集效应,三国文化旅游板块整体发展明显不足。

    二、加快“三国文化”旅游的意见建议
   
1、发展开发重点景区,努力形成多点支撑局面。三国文化旅游必须以重点景区为依托,要努力扶持襄樊、荆州、当阳等地将现有的三国文化旅游资源做大做强,作为全省三国文化旅游的重要节点。要下定决心协调资金,帮助复建、扩建一批文物古迹,新建一批纪念建筑,坐实一些史事史地,策划一些旅游重点和旅游线路。尤其是要从政策和资金上加大对襄阳和荆州古城的开发力度,尽快实施古城人口搬迁、矮房屋、降密度计划,出台优惠政策,对古城历史街区进行保护维修,恢复建设古建筑,突出三国名城特色,回归古城古貌。要从项目、资金上大力支持、扶持襄樊把古隆中建设成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中三国文化旅游的拳头产品和集中展示三国文化的目的地型旅游景区,进一步扩大影响,成为吸引海内外游客的重要吸引核。建议专门召开全省三国文化旅游专题现场会,推动全省三国文化旅游向纵深发展。

    2、加强市场宣传营销,做大做强三国文化旅游品牌。旅游产品的开发和经营的好坏,既与其文化资源厚重与否相关,更与其创意是否新奇,是否符合现代游客的审美趣味直接相关。三国“诸葛亮”文化层的厚度要远远超过广西的“刘三姐”,但是,“旅游的诸葛亮”却比不过“旅游的刘三姐”,其中很关键的一个问题就是宣传和策划不够。因此,要高度重视宣传和策划在发展三国文化旅游产业中的重要作用。
    一是举办“三国文化宣传月”活动,不断开拓新市场,推广我省三国文化品牌,全面推动和加强我省同外地旅游互动交流。
    二是邀请政界、经济界、学术界等不同领域的学者和专家,每年在三国文化资源丰富地区选择不同主题举办“三国智力文化”高端论坛,智论天下,深化和推广我省三国文化品牌。
    三是建议由省相关部门牵头,在每年的“五一”、“十一”期间,在全国新闻媒体上进行宣传,对全省范围内的重点三国文化旅游景区实行免票制,同时加大对旅行社的优惠力度,吸引海内外华人来鄂进行“三国文化之旅”活动,各景区的门票损失由省财政和相关地市拿出专项资金进行补贴。
   
    3、延伸产业链条,带动三国文化旅游产业协调发展。旅游是现代性极强的生活方式,要发展以注重参与、讲究体验为特征的各种新的现代旅游形式,用丰富的三国文化贯穿于旅游“吃、住、行、游、购、娱”的每一个环节,让游客获得有着三国文化意趣的愉悦感。
    一是加大对三国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特别要支持开发与三国有关的动漫产业,推动动漫产业的发展。开发与三国文化旅游相结合的电脑游戏是发展三国文化产业很好的结合点。将各相关景区用游戏的形式串起来,制作成电脑游戏,开发文化产业项目。可以在适当时候在襄樊或其它地区策划举办全国或全球三国网络电子游戏大赛,吸引更多人关注三国文化,带动三国文化旅游相关产业的发展。
    二是学习成都武侯祠锦里建设的经验,在三国文化旅游重点景区,建设民间游艺等吸引游客参与,增加游客对三国历史的感性体悟和旅游情趣。
    三是增加旅游商品的开发,建立三国历史文化博物馆,使游客不仅有看的,还能购物和娱乐,从而推动三国文化产业大发展。

    4、建立区域协作体系,推进联合开发和实质性合作进入操作层面。整合旅游资源,推动区域合作是构筑旅游集群,建设无障碍旅游区,提升旅游产业的关键所在。要融入全省乃至全国三国文化旅游开发大系,走政府主导、市场化操作道路。在起步阶段,区域旅游开发必须由政府主导。

    要组建一个由相关地方政府、旅游企业和研究机构组成的区域旅游协作组织,协调各景区相互优惠、三国文化和旅游产品的研究开发,协助各年度年会主办城市办好年会,深度拓展三国文化旅游开发。在此基础上,实现五个对接。一是政策对接。鄂西圈内政府及旅游主管部门建立沟通机制,定期召开会议,交流信息,消除政策壁垒,促成旅游政策的统一和优惠政策的共享,建成无障碍旅游区。二是市场对接。建立客源共享机制,通过区域合作,共享国际国内客流。三是产品对接。实现旅游资源互补,合作进行产品设计包装,形成互为促进、内容丰富的产品体系。四是服务对接。加强公共服务系统的合作共建,旅游服务体系图形、标识保持一致;推进公共信息系统合作,实现旅游网站相衔接,信息咨询系统互相开通;旅游集散中心密切合作,形成与合作方直通的旅游服务支持网络。五是企业对接。积极促进合作方的旅游企业进行投资,促使企业与合作方企业形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