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协商民主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点。同时,强调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都要充分听取群众意见,通过各种方式、在各个层级、各个方面同群众进行协商;涉及一部分群众利益、特定群众利益的事情,要在这部分群众中广泛商量,涉及基层群众利益的事情,要在基层群众中广泛商量;形成完整的制度程序和参与实践,保证人民在日常政治生活中有广泛持续深入参与的权利。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论述,把党的群众路线、群众观点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有机结合,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发展指明了方向。发挥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履职尽责,坚持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做到协商于民、协商为民,积极探索基层群众有序参与政协协商的有效途径。
一要探索有序扩大基层群众参加政协协商议政活动。人民政协作为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和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要在人民政协内部加强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代表人士的团结,还要面向社会广泛联系和动员各界群众。要进一步畅通和拓宽人民群众利益表达渠道,积极探索有序扩大群众参加政协协商议政活动的方式。坚持请进来,主动邀请群众参加政协协商。坚持“开门协商”,面向群众公开征集民生议题和提案线索,积极邀请有关群众参加政协协商活动,把人民群众自发的、非制度化的政治参与转化为有序的政治参与。坚持走出去,推进政协协商活动向基层延伸。创新协商活动的内容和方法,聚焦民生议题,走出办公大楼,将协商会开到群众中去,开到企业、社区(街道)、矿山等基层单位,直接问计于基层和群众。坚持沉下去,加强委员与界别群众的联系。建立委员联系界别群众的制度,大力组织委员进社区、进企业、进农村,宣传党的政策,了解民意民声。在基层设立社情民意信箱、建立委员工作室,公开征集民意线索,建立政协委员定点联系基层、帮扶困难群体制度等,推进政协工作向基层延伸,让群众感到政协离自己很近、委员和自己很亲。
二要积极探索远程协商、网络议政新形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构建网上网下同心圆,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学会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当前,我国网民规模已超过10亿。政协组织要坚持线上、线下两条腿走路,在协商议政活动中引导群众尤其是青年群众的政治参与。一方面,积极运用网络开展协商议政活动。近年来,各级政协组织探索了远程协商会、网络主题议政、线上读书平台等,形式新颖,成效显著。我们要继续结合各类协商活动,打造更多亲民近民的网络协商议政平台,推动政协协商从线下到线上、从封闭到开放、从室内到室外,将网络协商议政引向深入。另一方面,引导支持政协委员到网上凝聚共识。鼓励委员发挥社会影响力,运用“两微一端”关注民生问题,汇集群众意见,打造正能量“大V”。建立政协民意数据库,对数据进行深度挖掘,构建具有政协特色的社情民意汇集分析机制,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
三要推动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涉及人民群众利益的大量决策和工作,主要发生在基层,需要通过基层协商来解决。从协商民主的实践看,基层协商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些基层部门和干部遇事不愿协商、不会协商;有的群众认为民主政治建设是“公家”的事,遇到解决不了的事,首先想到的不是协商,而是上访。县级政协具有地域特色明显、与实际工作联系紧密、同基层群众接触广泛、开展活动灵活多样等独特优势,要从发挥县级政协组织和基层政协委员作用入手,推动基层协商蓬勃发展,助力基层治理体系建设。2019年,湖北省政协开展“协商在一线”试点工作,2020年省委印发文件全省推广,2021年获第三届湖北改革奖,主要做法是在乡镇(街道)、村(社区)搭建“协商在一线”工作平台,建立委员联系群众机制,推动委员下沉服务群众。各级党委、政府都很重视,将其作为加强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举措,解决县级政协“两个薄弱”问题的重要抓手,取得了良好成效。
四要推动政协协商与社会组织协商相衔接。据统计,我国社会组织总数量已突破90万家。推动政协协商与社会组织协商相衔接,有利于增强政协协商的针对性,也有利于将社会组织内的群众意见纳入决策视野。当前,许多政协委员也是社会组织的代表人物,可以在政协协商中发挥第三方的优势视角与专业特点,把社会组织群众的诉求反映出来,推动社会问题的有效解决。
(作者系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湖北省政协原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