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协要闻

“早”建机制 增强合力
——湖北省政协总结疫情防控经验教训建言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记

2020-08-28 09:26:46   来源:人民政协报   作者:毛丽萍  
字体大小:【

8月20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党委书记张玉,协和医院主任医师侯晓华,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副院长黄朝林,湖北省中医药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吕文亮等一批曾奋战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一线的工作者们聚到了一起,他们或以委员、或以专家身份受邀参加湖北省政协召开的月度专题协商会,主题正是“总结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经验教训,加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从抗疫的直接参与者到政协协商的建言者,与到会的湖北省副省长杨云彦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面对面,他们有话说。


重视“治”更要重视“防”

为做好专题协商会的面对面沟通,5月份开始,湖北省政协就结合会议主题拟定的12个子课题组织委员及专家代表交流座谈,就《湖北省委关于加强重大疫情公共卫生服务和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征求意见稿)》提出意见。6月至7月,组织调研组赴武汉市、十堰市和潜江市进行专题调研,并结合调研成果在汉召开专家座谈会,听取公共卫生专家、相关医院、市州疾控人员及委员代表的意见建议。


“回顾疫情的暴发,大家一致体会: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是防范新发传染疾病的关键之关键,重点之重点。”省政协副主席、民建湖北省委会主委郭跃进在会上第一个作主旨发言,不回避问题,话锋尖锐:“由于新发传染病的报告未纳入法定要求,早期检测预警网络不健全,不能适应对新发传染病需要的早防早控,疫控部门对新发传染病研判能力不强,导致党委、政府启动应急响应时缺乏科学有力的决策支撑,存在行政决策取代专业判断的现象。”


省政协委员、湖北医药学院党委书记涂汉军说:“目前逐级上报和网络直报是我国传染病疫情报告的两条主要途径,理论上我国传染病疫情信息的报告制度具有高度的时效性,但问题主要在于新发传染病不在直报系统目录中,调整系统设置、培训上报人员需要一个过程,医疗机构也需多次审核、初步认定传染病后才会上报,直报系统的上报门槛高、环节多、填报内容杂、有效培训少等诸多问题导致疫情信息漏报、延报。”


涂汉军建议,建立“宽报严判”的制度,对医务人员、公共卫生人员报告的疫情严肃严格严判,简化逐级上报程序,降低直报门槛,探索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社会报告”制度和“首报人“奖励制度。


省政协委员、武汉协和医院党委书记张玉认为推进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既要重视“治”,更要重视“防”。他说:“此次疫情基层医疗机构敏感性、警觉性不够,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和早治疗能力欠缺,因此首先还是要紧盯前哨,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确保基层‘哨能吹得响、门能守得住、病能防得住。”


武汉大学健康管理学院流病室教授、博导李十月发言说,目前医院作为第一哨卡和第一防线,没有建立完善的流行病学调查制度,只负责诊断,不负责判断。医院上报也不叫预警,因此医防是脱离的。为此要建立医院为基础的多点触发预警体系,在医院预警启动同时,边控制边向疾控部门报告,由疾控部门决定是否向政府上报启动社会应急响应。


武汉暴发疫情后,宜昌市充分发挥健康大数据平台和信息化应用优势,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宜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徐勇到会发言认为,利用信息化、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开展监测预警和应急防控,是精准有效防控的必然趋势,也是早发现早预警机制建设不可缺少、不可替代的重要技术支撑。要建设高效完善的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防控的“硬”技术体系,建立相应的触发模型,从而实现传染病智慧化预警多点触发机制。


构建医防融合新模式

疫情后,湖北省在改革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等文件中规定,将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等公共卫生工作完成情况纳入医疗机构绩效考核和等级评审的重要内容,强调乡镇(街道)公共卫生管理职责,加强疫病预防控制工作网格化管理。


立足完善体制机制,重在增强疾控体系工作合力。张玉建议构建“一横一纵两平台”的医防融合新模式,即建立高效协同、整体联动的运行机制,加强医疗机构与疾控部门的工作“粘度”;构建平战结合、梯次布局的应急防治网络,同步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大型医院应急救治能力;搭建分级联动的病原体鉴定检测平台和高效的应急指挥调度平台。


委员们也建议,探索省级疾控机构对新发传染病的判断权和地方政府对突发重大卫生事件应急响应的决策权的试点改革,赋予县级及以上疾控部门预警权限和信息发布权限,赋予地方政府更多的区域处置权。在进一步加强省疾控中心相关检测鉴定能力基础上,在市州配套建设3-4个高标准、高水平的区域检验检测中心,大力推进第三方检测。以需求为导向,补齐人才短板,加大病原学鉴定、流行病学调查、传染病疫情研判等领军人才培养力度,以探索建立公共卫生专业的绩效评价体系和管理体制,稳定疾控人才队伍。


吕文亮认为,中西医结合治疗也是这次疫情防控的一大特点,应以此为机,重视和充分挖掘传统中医药的治疗优势,加强科研攻关,促进中医药新药研发和产业发展。


与此同时,委员们建议建立联防联控、群防群控、日常防控机制,坚持大健康教育理念,将爱国卫生运动融入百姓的日常生活,做好群众日常防控工作,切勿因过后的“风平浪静”就淡化了公共卫生防控意识,要把疫情之后养成的出门戴口罩、勤洗手、分餐制、看病网上预约等良好习惯保持下来,把常态化的防控机制转化为持续性的长治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