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协要闻

织网补漏科学防治
——省政协加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月度专题协商会建言录

2020-08-21 09:37:46   来源:湖北日报   作者:张辉 郑轩  
字体大小:【

整体谋划、系统重塑、全面提升,织牢织密公共卫生防护网,是习近平总书记交给湖北的“必答题”。


今年6月,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审议通过《中共湖北省委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改革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意见》。


破题答卷,湖北在行动。


8月20日,省政协召开“总结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经验教训,加强我省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月度专题协商会。


有关省民主党派、市州政协负责同志,部分省政协委员、有关专家学者,基层医院和社区负责人代表参加协商,就推动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从“效果图”变成“实景图”建言资政。


立足“早”字补齐制度短板

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是防范新发传染性疾病的关键,可持续预警能力建设至关重要,这是协商会的共识。


就坚持预防为主,建立健全新发传染病、尤其是新发烈性传染病防控的体制机制,涂汉军委员、申东辉委员、宜昌市疾控中心主任徐勇提出建议:


高度重视新发传染病。坚持“整体谋划、系统重塑、全面提升”的改革思路,在顶层设计上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配套措施,明确新发传染病的上报机制、审核流程、判断标准和信息发布规则,提高新发突发传染病的反应和控制能力。


健全新发传染病的发现报告机制。建立可持续激励机制,激发临床医生责任心;通过建立定期沟通机制、开展传染病知识培训等措施,提高临床医生敏感性和鉴别力。


建立以医院为基础的局部响应机制。


委员们认为,利用信息化、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开展监测预警和应急防控,是精准有效防控的必然趋势,是早发现早预警机制建设不可缺少、不可替代的重要内容,是提高防控效果最为重要的技术支撑。


委员们建议,充分发挥信息化、大数据在疫情防控中的支撑作用,建设高效完善的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防控的“硬”技术体系。


建立重大疫情信息平台。将信息化平台建设融入智慧城市建设,建立健康医疗数据库,推动大数据资源共享,与人工发现预警机制形成良性互补的格局。


充分发挥信息化平台在疫情常态化监测、预警、趋势研判、传染病追根溯源、资源调配和防控救治等方面的支撑作用,做到疫情防控关口前移,全程贯通。重视综合医院门诊“第一哨卡”作用,科学设计电子门诊病历,使之成为新发传染病第一触发点。


探索构建医防融合新模式

通过探索构建医防融合新模式,助力打造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改革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湖北样板”,是张玉委员、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副院长黄朝林、武汉大学教授李十月等关注的重点。


张玉委员提出,构建“一横一纵两平台”的医防融合新模式,即建立高效协同、整体联动的运行机制,加强医疗机构与疾控部门的工作“粘度”;构建平战结合、梯次布局的应急防治网络,同步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大型医院应急救治能力;搭建分级联动的病原体鉴定检测平台和高效的应急指挥调度平台。


委员们认为,要以修改完善《传染病防治法》和《公共卫生应急处理条例》为契机,在理顺新发传染病的信息研判、疫情决策、应急响应等权责方面积极探索,勇于创新,争取国家改革试点。建议探索省级疾控机构对新发传染病的判断权和地方政府对突发重大卫生事件应急响应的决策权的试点改革;赋予县级及以上疾控部门预警权限和信息发布权限;赋予地方政府更多的区域处置权。


强平台育人才提升科学防治能力

委员们认为,高水平高效率的快速诊断传染病尤其是新发传染病病原体至关重要。无论是医院的分级防控、区域内的分级防控,还是大面积的社会面防控,都要以科学的诊断作为前提。


武汉市政协副主席陈光菊、侯晓华委员等就此提出建议。


加强各类病原体全面快速检测技术平台建设。进一步加强省疾控中心相关检测鉴定能力,在市州配套建设3-4个高标准、高水平的区域检验检测中心,大力推进第三方检测。


以需求为导向,培养一批高水平、复合型专业公共卫生人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大病原学鉴定、流行病学调查、传染病疫情研判等领军人才培养力度。探索建立公共卫生专业的绩效评价体系和管理体制,稳定疾控人才队伍。


推进疫情防控与科研攻关相结合。组建医防协同研发平台,参与国家重大专项,做好技术储备。


坚持中西医结合防疫救治方式

吕文亮等委员认为,中医药在疾病预防和救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也是这次疫情防控的一大特点,需要坚持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的防疫救治方式。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省中医院研发的“肺炎1号”和“肺炎2号”药方,对减轻发热症状、控制病情具有良好效果。


委员们建议,坚持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的防疫救治方式,加强中医在传染病预防救治中的研究论证;充分挖掘传统中医药的治疗优势,加强科研攻关,促进中医药新药研发和产业发展。


武汉东湖新城社区党委书记陶久娣等认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联防联控、群防群控机制发挥了重大作用,要将行之有效的好经验好做法制度化,使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委员们建议,建立具有湖北特色的联防联控、群防群控、日常防控机制,坚持大健康教育理念,将爱国卫生运动融入百姓的日常生活,做好群众日常防控工作,把疫情之后养成的出门戴口罩、勤洗手、分餐制、看病网上预约等良好习惯保持下来,把常态化的防控机制转化为持续性的长治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