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协要闻

住鄂全国政协委员建言加强城乡社区建设——
坚固基层基础 让家园更和谐温馨

2020-05-21 09:16:37   来源:湖北日报   作者:张辉  
字体大小:【

这是对疫情防控实践的最新思考之一。


以住鄂全国政协委员、活动召集人徐立全为第一提案人的《关于加强城乡社区建设,夯实基层社会治理基础的建议》联名提案,围绕坚固城乡社区这个基层基础、稳固国家大厦,向国家建议加强对城乡社区建设工作的领导、完善社区治理体制机制、重视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加强社区建设立法修法工作等。


住鄂全国政协委员杨松、王红玲、江利平、黄利鸣、杨希雄、郑军、胡仲军为联名提案人。


突出重点抓“两头”

党建是龙头,居民自治是重头

社区是人民群众生活休憩的家园,是社会治理最深厚的支撑。


委员们建议,在中央层面成立由中组部牵头,中央政法委、民政等有关部门参加的领导小组,统筹推动城乡社区建设和乡村治理等,增强基层治理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健全社区治理体制主要是抓‘两头’,即党建是龙头,居民自治是重头。”杨希雄委员对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说,疫情发生以后,我们的社区党组织发挥了战斗堡垒的超强战斗力,党旗始终高高飘扬。


他建议,建强龙头,以党建为引领加强社区“两委”特别是支部建设,健全社区大党委机制;延伸党建工作链条,不断完善“社区党组织—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的组织体系;增强党建活动实效,各社区结合建设实际和民生实事,开展党员主题活动日等。突出自治,建立健全居务公开、民主议事、民主评议等制度,成立自管会或居民理事会等群众自治组织,探索“三无小区”管理新模式,搭建活动平台,抓激励机制,用“积分制”调动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


江利平委员表示,构建社区党组织领导、居委会负责、各方参与、协商议事、服务群众的治理格局非常重要,是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基层协商直接关涉群众权益,是优化公共政策的重要途径。通过搭建“协商在一线”等制度化参与平台,有事多商量、遇事会商量,就能凝聚共识、汇聚力量,战胜困难。


建立一支这样的社区工作者队伍

稳得住、留得下、懂协调、有热情

“平均不足10人的社区专职工作人员,往往要服务上万社区居民。”王红玲委员说,建立稳得住、留得下、懂协调、有热情的社区工作者队伍刻不容缓。


她回顾说,疫情发生初期,社区工作力量捉襟见肘,各级党委、政府迅速决策并组织安排大批党员干部下沉社区,加上志愿者的广泛动员和参与,保障了疫情防控工作顺利开展。


黄利鸣委员说,夯实基层社会治理基础,关键在体制机制创新。充分发挥社区治理多元主体的积极性很重要,有效整合政府、社会和居民等各方面力量,形成多方参与协同治理的新格局。治理过程的协商性很关键,要积极探索基层协商民主、社会组织协商民主的有效实现形式。治理过程的全周期性应充分考虑,既要加强社区的常态治理,也要重视社区的非常态的“应急”治理。建议实事求是做好顶层设计,对社区的人、财、物等方面加强投入,使其有能力担当新时代赋予社区治理的新使命,不负老百姓对社区治理的新期待。


委员们还建议,加强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适当增加社区工作人员,提高福利待遇,畅通进入公务员队伍和事业单位的通道。加强对社区工作者的教育培训,大力发展和培育社会组织、志愿者队伍。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已实施30年未修订。”委员们建议,加强社区建设立法修法工作,及时修订《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研究制定社区治理促进法等,适时出台社区治理规范性文件。


加强社区“网格”管理数字化建设

让数字多跑腿、群众少跑路

在疫情防控中,社区工作者经受了考验,但社区“网格”管理也暴露出一些短板。


“加强社区‘网格’管理数字化建设,努力建设管理规范、服务高效的和谐社区,让数字多跑腿、群众少跑路。”胡仲军委员这样解答。


他建议,加快“智慧社区”建设,实现社区内各单位公共信息资源开放、共享。如建立居民基本信息数据库并适时更新、动态管理,建立社区居民服务平台,整合有关服务以及生活用品配送、健康服务等功能,为居民提供及时、易操作、个性化的服务。


“合理规划、标准化建设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和网点,建立完善的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必不可少。”他建议,完善社区医疗服务体系,探索建立社区“家庭医生”制度,重点关注孤寡老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困难家庭等群体,为社区居民科普、培训卫生常识和传染病防控知识,提供常见病、慢性病、老年病等治疗和转诊服务。


“‘云生活’‘宅经济’已经闯入人们视野,提高社区商业服务信息化水平需要得到重视。”他建议,支持商业企业与社区合作,建设网络购物平台;通过居民基本信息数据分类建群,对不同群体定制不同的服务等。


委员们还就加大对中西部城乡社区特别是老旧小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强化信息互联互通等提出了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