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百湖之市”,水是武汉最具特色的资源。作为国家“两型社会建设”和水利部水生态试点城市,“水资源节约、水环境友好”是武汉两型社会建设的最关键内容。
目前,武汉依旧存在污水直接排入湖泊的情况,部分湖泊污染严重,犹患白内障。在省“两会”上,省政协委员杜耘等提案,“污水集中处理后排放”,保护市民引以为豪的城市明珠。
实地探访
东湖南湖水质堪忧
昨日下午,记者来到东湖邮电路。老远就听见猪叫声,循声找去,发现紧挨东湖边建有一处养猪场,内有数十头猪,地上污水横流,猪粪遍地。周围居民透露,养猪场产生的污水和污物,直接排入东湖。
记者还了解到,沿东湖两岸有数十家水边餐厅。由于地处城中村,缺乏污水处理管网,餐馆产生的污水都往湖里排。“搞得周围的水上都泛着一层油污,在这洗洗手,都会发痒。”
而记者走访南湖发现,尽管在冬季,湖水的腥臭味依旧老远可以闻到。知情人士介绍,沿南湖几十个商品楼盘,每年向南湖直接排放4000多万吨污水,是南湖的第一大污染源,附近几所高校的化学用品也全部排入了南湖。
武汉市水务局称,南湖水质已经由原来的三类迅速恶化为劣五类,这意味着南湖的水不适宜人体直接接触。
污染源头
每天30万吨污水入湖
去年在武汉举办的第十三届世界湖泊大会发表《武汉宣言》。宣言倡议,让湖泊休养生息,建议各国政府、水资源使用者等采取严格措施,减少入湖的污染。
现在,武汉中心城区日污水处理能力已达177万吨,覆盖面积357平方公里,污水处理率达到80%以上。这意味着,每天依旧有30万吨污水直排入湖泊等自然水体。
据省政协委员杜耘提供的数据显示,全省29个主要湖泊中,评价为三类水体的湖泊10个,评价为四类的湖泊6个,五类湖泊5个,劣于五类湖泊5个。
治污漏洞
排污管网未全覆盖
污水、污物直排湖泊,与城市污水管网未能全面覆盖有直接关系。
原是菜地、荷塘,甚至是湖泊的地方,崛起一幢幢居民楼和城市公共设施。居住人口急剧增加,城区面积迅速扩大,而地下管网和污水处理设施却没有及时跟上,导致排不走的污水,直接排放到附近的城中湖。
来自汉阳区的省政协委员陈海平,曾对该区污水管网建设问题,做过深入研究。“汉阳已经建成的地下管网覆盖面积仅在城区48.98平方公里之内。江堤街、永丰街等较偏远的地方未形成排水系统。这些地区引进的企业、新建的楼盘、工业园区产生的污水,仍然沿沟渠和地表,流入龙阳湖等湖泊。”
一些建于数十年前的管网,也出现了老化破损、排水出口管径过小等问题。另有部分排污管,雨水、污水排放没有分开,排污功能受到限制。
部分地区地下排污管与污水处理厂未连通,存在断头管网的问题,“如汉阳的晴川地区、船院等周边的生活污水,只能直排江河湖泊。”“如果污水管网能够做到全覆盖、全收集,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也达到要求,那么,就可以解决污水直排湖泊等自然水体的问题。”武汉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明伟华说。
委员建议
管网建设必须先行
陈海平称,必须加快污水管网建设的进度。武汉加快改造“城中村”,有必要确定地下排水管网建设优先的原则,消灭部分地区污水管网缺失的空白。
陈海平还建议,污水管网设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区水务部门要组织对建设工程排水设施的竣工验收,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不得投入使用。“还有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释放污水管网的能力,做好城市雨污管道的分流,雨水直接入湖,污水集中处理后排放。”杜耘补充说。
水务回应
多管齐下力缚“乌龙”
对此,武汉市水务部门回应称,受资金限制,污水管网建设尚跟不上城市发展的速度,但该市已有相关计划。
今年,加强污水处理厂建设,力争实现污水集中处理率再提高10个百分点,达到90%以上;加强污水收集管网系统建设,兴建污水收集管网173公里,使中心城区污水管网覆盖率达到70%以上。
同时,启动大东湖污染控制工程,完成南太子湖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启动龙王嘴、黄浦路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工程及系统管网雨污分流改造工程;完成沙湖二郎庙两个污水处理厂连通工程,启动沙湖、二郎庙两片区雨污分流改造工程。
(转自《楚天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