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协要闻

郑楚光副主席督办关于加强农村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提案

2014-09-14 23:11:45  
字体大小:【

   

11月25日,省政协郑楚光副主席率队督办
政协湖北省十届一次会议第120号提案


    11月25日,省政协提案委员会商有关方面召开提案办理工作座谈会,省政协郑楚光副主席率队督办政协湖北省十届一次会议第120号《解决“人才“问题是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关键》提案。提案单位九三学社湖北省委副主委田玉科,省政府政务督查室副主任傅俊平,省政协提案委员会副主任彭尤弟,省卫生厅副厅长姚云等领导参加了座谈会。
 
    120号提案针对我省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中关于人才队伍的现状,从制定人才培养政策,给予下乡服务的医生的待遇保障、完善培训方式、建立评议制度等方面,提出了六条建议。

    省卫生厅作为该提案的承办单位,非常重视提案的办理工作。省卫生厅认为,省九三学社提出的这些建议,观点新,内容实,有很好的借鉴价值,对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有很强的指导性。
 
    为做好该提案的办理工作,省卫生厅制定了专门的办理工作方案,分管领导多次召集承办处室对意见和建议逐条进行分析研究,开展了全省卫生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情况调研、全省医疗机构人才流动情况抽样调查、全省继续医学教育工作情况调研等多项调研工作。在此基础上,制定办理措施。其主要做法是:培养人才,为农村卫生人才队伍“造血”。组织开展“温暖工程李兆基基金万名乡村医生培训项目”,2008年较好地完成了1140名乡镇卫生院中医人员、2280名乡镇卫生院临床内科及产科人员、24226名村卫生室、1140名乡镇管理人员及136名县卫生局局长共计28850名农村卫生技术人员的培训任务;引进人才,为农村卫生人才队伍“输血”。组织实施“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积极开展“三支一扶”支医工作,对参加“三支一扶”的高等院校毕业生,出台优惠政策,并采取各种措施确保相关待遇的落实,拟定四年内选派1600名高等医学院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医工作;稳定人才,为农村卫生人才队伍流失“止血”。省政府已将加强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到“十件实事”之中,将重点建设好24个县级医疗机构、100个乡镇卫生院和3400个村卫生室,为稳定队伍提供条件。
 
    对主办单位省卫生厅和会办单位省教育厅的答复以及办理工作,省九三学社表示满意。
    郑楚光副主席在听取了办理工作情况介绍后指出,省政协高度重视提案的办理工作,这个提案是经过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后形成的,内容虽然比较具体,但反映的问题是一个关心民生的大问题,值得认真去做。承办单位对办理政协提案认识明确,领导重视,认真采纳民主党派的合理建议,态度积极,办理认真,在过去工作的基础上积极推动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方面,采取了一些积极有效的措施,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郑楚光副主席指出,党和政府历来重视“三农”问题,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也是解决“三农”总问题的一个重要内容,其中农村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过去综合性的提出加强农村医疗卫生建设的提案较多,省九三的这个提案深入到了其中的具体问题,有很强的针对性,切中要害。保障广大农民的身体健康,是一个很重要的民生问题,是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核心理念的体现。在加强农村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工作中,过去政府部门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好的效果,但仍有很大差距,还要进一步转变观念,拓宽思路,继续推进。要明确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定位,农村医疗卫生工作应体现其公益性质,不然很多事情就不好办。政府要加大投入,除进一步完善设备设施外,多渠道培养、调配农村卫生队伍,如能否像免费培养师范生那样,免费培养农村医生。要整合力量,合理配置卫生资源,卫生、劳动、人事、编制、教育等有关部门要相互配合,研究出台相关政策,改善农村医务人员的待遇,创造栓心、留人、干事业的环境条件。有些宏观层面的问题可以向国家积极建议,争取政策支持,我们自已能做的,要积极推进,争取有更大作为,使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真正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农村卫生事业,为保障广大农民的身体健康服务,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贡献。
                                     ( 提案委员会办公室朱清涛  王华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