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ror:#assign categoryAttribute = getCatego... 湖北农业现代化路在何方?委员建议集约化和规模化生产 - 建言献策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湖北省委员会
首页 >历届会议 >政协湖北省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 >建言献策

湖北农业现代化路在何方?委员建议集约化和规模化生产

2017-01-15 11:49:32  
字体大小:【



省政协委员漆雕良仁接受采访。



    农业关乎国计民生,如何实现农业现代化是每年“两会”上代表委员们讨论的热点。1月14日,政协湖北省第十一届五次会议上,省政协委员、潜江市华山水产董事长漆雕良仁认为,湖北省发展现代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实现农业的集约化和规模化生产。

 

  2016年,国务院印发的《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提出:到2020年,全国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国家粮食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农产品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显著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增强。而湖北农业如何走在全国前列?漆雕良仁告诉记者,此次两会他最关注的就是湖北省农业如何提质增效。

 

  小龙虾是潜江这个农业大市发展的“牛鼻子”。2015年,潜江小龙虾加工出口创汇1.9亿美元,出口额占全省的60%以上。作为潜江最大小龙虾企业之一的“掌门人”,对于发展现代农业漆雕良仁自有心得。他说,2013年开始,企业探索了土地的“三权分治”模式,先后流转2万多亩土地进行整治,再反租给农民,通过“虾稻共作”的模式,实现农业融合发展。

 

  “从近些年看,湖北农业现代化取得了不小成就,农民收入进一步增加,产业结构也在进一步优化。”他认为,湖北省发展现代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实现农业生产的集约化和规模化。

 

  “一块水田既可以养小龙虾又可以种水稻,实现了农民综合增收的效益。”他介绍,三年来,农民每亩农田的纯收入从2014年的3400元,增长到2016年每亩6000元以上,小龙虾产品不断向上下游延伸,基本达到现代农业的标准。

 

  漆雕良仁还呼吁,据他了解小龙虾在全省的养殖规模已达到400多万亩,规范小龙虾的养殖标准势在必行,相关部门应对小龙虾的生产实行准入制度,对“虾稻共作”的基地实行备案管理,确保小龙虾产业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