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ror:#assign categoryAttribute = getCatego... 省政协委员,省工商联副主席江浩:既“亲”又“清” 相向而行 - 大会发言选登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湖北省委员会
首页 >历届会议 >政协湖北省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 >大会发言选登

省政协委员,省工商联副主席江浩:既“亲”又“清”  相向而行

2017-01-17 10:15:34  
字体大小:【

 

    前不久,央视播出的《永远在路上》专题片,引起强烈反响。从片中公布的典型案例来看,每个落马官员背后都牵连数名商人,权为钱所用成为少数官员的潜规则。人们在痛恨之余,也在热议为什么会出现、怎样杜绝这种官商勾结、权钱交易的现象?应该怎样消除腐败滋生的土壤,构建既“亲”又清、相向而行的政商关系新生态?

 

    十八大以来,在强力反腐的新形势下,政商关系逐步规范,但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对于一些官员来讲,产生了权力恐慌,因怕“负责任”“受牵连”,而对企业家敬而远之、避而不见,该批的文件不批了,该抓的事不怎么抓了,该用力的工作不怎么用力了,由勾肩搭背变成背靠着背。一些机关干部,为避“瓜田李下”之嫌,表面上对企业家客客气气,遇事时以“走程序”“有规定”为由,搞“软拒绝”。民营企业对强力反腐,坚决拥护,认为反腐败斗争有利于净化政治经济生态,把扭曲的政商关系拉回到健康轨道上来。同时,又觉得党政机关现在“门好进,脸好看,但事情更难办了”,不找关系心理总是不踏实。由于干部有意撇清,企业怕添麻烦,政商关系因此出现了非正常的疏远,走向另一种畸形发展的极端。凡此种种,削弱了民营企业的投资热情,2016年以来,我省民间投资出现断崖式下滑,创下12年来新低。

 

    良好的政商关系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基石。习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与民营企业要秉持“亲”“清”二字,既为政商关系明确了定位、厘清了名实,也使政商交往可以做到有规可依、有度可量。我们建议:

 

    1.出台构建新型政商关系的指导意见,用硬约束破解软拒绝。建议省委、省政府制定出台《关于构建新型政商关系,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意见》,将“亲”“清”标准化、制度化,列出政商交往的“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明确政府和企业哪些应该为、哪些不能为、哪些必须为,使政商合作公开公平透明。

 

    2.围绕“亲”,推动政商关系彼此支持、同心同向同行。进一步深入开展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不断增强信念、信任、信心、信誉,做爱国敬业、守法诚信、创业创新、回报社会的典范。建立健全党委、政府领导联系非公有制企业、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制度,建立党委、政府服务民营企业的统一工作平台和民营企业支持地方发展的特色平台,建立起纯粹的服务与被务服务关系,做到工作交往等距离、服务帮助零距离,杜绝公权私用的人情交往。

 

    3.围绕“清”,推动政商关系公开透明、良性互动。搭建党委、政府与企业沟通协商的制度化平台。建议省委、省政府每届任期内召开一次全省民营经济大会,就推动民营经济发展进行动员部署;每年定期召开民营企业家代表座谈会、情况通报会、交流会,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与全省民营企业家代表进行面对面座谈交流。继续深入开展“百名书记面对面”,实现“前门”交往和“桌上”会谈。建立民营经济政策制定前的意见征求机制和制定后的第三方评估常态化机制,推动民营经济政策落细落地。进一步加大简政放权改革力度,斩断政府部门工作人员与企业的各种非法利益连接,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推动建立民营企业守廉激励和失廉惩戒机制,让守廉企业得到保护,失廉企业得不偿失。建议纪检监察机关加强与工商联合作,或建立日常联系机制,及时通报有关信息,有效维护企业合法权益,避免查处一个老板,垮掉一个企业,造成一系列社会问题。

 

    4.充分发挥工商联和商会的作用。支持工商联和商会当好桥梁纽带,促进会员之间的联合,政府与企业之间的联动,引导商(协)会有序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建议献策,及时就行业呼声较高又亟待解决的共同诉求,主动发起与政府部门的座谈对话,推动建立公正透明的政商互动平台和机制。进一步细化《政府向商协会购买公共服务实施办法》,引导行业商会、协会等社会组织发展。

 

    5.倡导楚商永远走正道,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加大建立新型政商关系的舆论宣传,树立“亲”“清”政商关系的榜样,引导楚商永远走正道,消除对官员的权力依赖和人身依附。加强对楚商精神、重商文化的研究宣传发掘,加大企业家教育培训力度,提升企业家整体素质。每年表彰一批优秀楚商和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使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在政治经济社会发展中有尊严、有地位,有获得感、有成就感。

 

    6.加快推动构建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引导我省民营企业建立制度化与规范化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加快产权制度改革,加强企业廉洁风险体系建设,培养和壮大职业经理人队伍,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加快实现由家族模式向现代企业转变,减少经营管理中的灰色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