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湖北省唯一的民族自治州,武陵山连片贫困地区。民族地区百姓视为大事的教育问题,因贫困地区的叠加,成为短板中的短板。在近日召开的湖北省政协第二次月度协商座谈会上,围绕“破解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发展难题”,省政协委员与副省长郭生练带队的7政府部门负责人展开协商。郭生练郑重承诺,争取到2019年湖北率先实现全面小康之际,全省十个民族自治县市基础教育基本达到全省平均水平。
沉下去的协商
作为科教大省,湖北全省基础教育水平及主要指标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尤其在“十二五”期间,民族地区十县市教育专项经费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实现了翻番,相关指标接近或超过国家对民族地区基础教育2020年规划目标。但是,由于历史欠账,民族地区基础教育仍然是湖北教育事业和扶贫攻坚短板中的短板。
“扶贫先扶智,必须把补齐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短板,作为全省决胜全面小康的大事来抓。”湖北省政协主席张昌尔强调。
问题还是要从基层找。
4月26日,张昌尔率调研组来到恩施州,走访民族小学、初中。不仅要看、要问,还要让教师们说,说给地方政府听,说给省级相关部门听。
当天下午,芭蕉初中教师杨莉洁、屯堡罗针田小学校长张鸣鄢等15位基层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代表受邀参加调研组在恩施召开的座谈会,成为了会议的“主角”。省教育厅、省民宗委、省财政厅和省人社厅的负责人作为调研组成员,面对面听取意见。省教育厅厅长刘传铁现场整理教师们对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提出的13条具体建议,一一作明确表态回复,让基层教育工作者充满感动与期盼。
恩施州清江外国语学校校长姚源波用他十年办学经历提出,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资教育事业,对破解政府财政投入不足和优质教育严重缺乏的难题是一条十分有效的途径。这是此前调研组缺乏的一条重要意见,张昌尔现场邀请姚校长作为基层教师代表参加省政协月度协商会。
摆上台的问题
补齐短板还是要从问题入手。
在湖北省政协副主席肖旭明的带领下和省政协民宗委的组织下,省政协委员分别对恩施州和宜昌长阳、五峰十个民族县展开调研,汇聚各方问题集中到月度协商会上,委员们认为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还需从这几个方面聚焦发力:财政资金投入还需加大,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支出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教师编制“明超暗缺”,导致教师结构不优、水平不高;民族地区内基础教育发展不平衡、“大班额”问题、农村办学条件简陋,信息化建设有待进一步推进。
在基层调研中,学校和老师们反映最多的缺编、缺专业教师问题在农村教学点尤其突出,一个老师包一个班的五六门学科教学的情况普遍存在。然而,实际情况是恩施州教师数量总体超编2325人。这个问题虽尖锐但不能回避。
贺其明委员分析原因认为,单纯以学生数核编的编制政策已远远不能满足目前教育教学改革的客观需要,教师编制被乡镇中心学校、学前教育、教学点和各县市党政部门及长期因病不能上岗的教育占用或借用。他建议,省政府尽快制订出台适应边远山区实际需求的教师编制标准,扩大民族地区农村教师编制总量。同时,将乡镇中心学校作为县市教育局派出机构,编制单列,解决其角色尴尬,更好发挥其服务和管理乡镇教育事务的重任。
王应华委员在调研分析宜昌五峰、长阳两个民族自治县的教师队伍后认为,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是托举民族地区的未来和希望。民族地区乡村教师男少女多,婚姻问题难解决,教师培训、提升机会少,“招不进、留不住”成为教育发展的主要“瓶颈”,问题存在的根源还是教师收入与当地公务员收入相较偏低。
王应华的发言也得到刘醒龙常委的认同:“教育问题在实施过程中关键是教师的问题。教师工资问题是一种职业的价值体现,这种价值体现日积月累,最终形成这个行业的社会认同感,如果把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视为财政的包袱,怎么能够留得住人?”
委员们以肯定成绩而不包容问题、涉及表象也要溯根求源、不求全面但求精准的“真话意识”面对面与7个政府部门建立协商共识,寻求破解措施。
建设性的对策
“根据我们学校长期在湖北农村和民族地区的调研,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有‘三缺’:缺师资、缺资源、缺方法,大家提到的城镇‘大班额’现象,问题根源也在这里。针对‘三缺’,怎么解决呢?”全国政协委员、华中师范大学党委书记马敏建议,用“互联网+思维”,以城带乡,通过同步课堂、专递课堂、双语教学等信息化手段解决民族地区教学点薄弱学校开齐课、开足课、开好课的难题。
此前,张昌尔在恩施州与基层教师座谈中,针对基层教师们反映投入不足、教师职称评聘难、专业化水平欠缺等问题,强调提出将民族地区基础教育信息化推广与财政部门的经费投入挂钩、与人社部门对正高副高教师资源配置挂钩、与教育部门考核评先挂钩的工作思路,充分利用恩施当前政网信息化水平走在全省前列的优势资源,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在民族地区覆盖面,把信息化作为提高教学质量、实现补齐短板,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根本途径。
越民族的东西越具有代表性,而恩施的土家族文化更是代表湖北大放异彩,如何传承和保护好民族的元素,教育责无旁贷。“民族地区基础教育问题不能仅视为解决经济不发达地区的问题对待,还要把握好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独特性,充分关注民族传统教育和现代学校教育的均衡发展,充分注重多民族共校中不同民族学生的均衡发展。”万汉英委员建言。
持同样观点的朱仕雄委员也提出民族地区开展民族教育专项培训或民族体育、音乐、舞蹈等专项培训,培养一批民族教育专业教师,对传承民族文化非常重要。
与会人士还围绕民族地区学校“营养餐”执行问题、留守儿童托管教育问题等呼吁建言。
7政府部门主要负责人认真回应委员提出的49条意见建议。刘传铁表示,将对委员建议实行清单式分类办理,以改革创新思路,把民族地区基础教育作为教育精准扶贫的主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