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ror:#assign categoryAttribute = getCatego...
阳春三月,万物复苏,秭归县归州镇白果园村中心技术员、种植大户乔云虎的核桃园嫩芽吐芯、雄花吐蕊、长势良好。
“去年,我这一小块田就卖了400多元,今年的收入会更高!”乔云虎自豪的向前来调研的县政协主席尤庆虎一行介绍说。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不远处一片核桃园,因管理松散杂草丛生、树势衰弱。白果园村现有核桃面积4000多亩,但像乔云虎这样开始挂果的并不多。
分管农业的副镇长郑义心疼的说:“核桃产业要发挥效益,关键是按要求抓好管理技术的落实,这恰恰是我们当前最大的短板。”
针对普遍存在的技术掌握不到位、管理难落实等问题,尤庆虎现场组织县、乡、村核桃技术员和土专家进行会诊,开出了药方:由镇政府主要负责人牵头、分管副镇长具体负责,组建核桃专业技术服务队;村“两委”利用“村落夜话”、屋场会等多种形式,加强对核桃管理的技术培训;服务队与农户、林业主管部门签订三方协议,提供有偿服务,帮助核桃种植户进行修剪、打药,组织施肥、除草等日常管护;林业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技术服务队的考核,确保核桃管理技术“到田上树”。
“县政协调研组为我村的核桃产业高质量发展,开出了药方,我们一定‘照方抓药’,认真落实,让群众早日受益。”村党总支书记乔长华坚定地说。
(秭归县政协 谢军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