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ror:#assign categoryAttribute = getCatego...
兴山县政协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纪实
“老李,你的房子改造得怎么样了?”8月14日,兴山县政协办公室秘书科长刘代春来到南阳镇阳泉村2组贫困户李道政家,查看危房改造情况。正在屋旁检查蜂箱的李道政连忙盖上蜂箱,对刘代春说:“外面热,您赶快到屋里坐。”李道政说:“屋内刚布置结束,屋外路已修好,房前屋后的杂草都已清除干净。”看完修葺一新的房屋,刘代春对李道政说:“要把房前屋后扫干净、码整齐、收通和,养好蜜蜂,争取早点脱贫。”
今年45岁的李道政,患有结核性胸膜炎、肺囊肿,做农活一使力就流鼻血,至今未结婚,母亲73岁,是聋哑人,眼睛看不到,母子二人住在四面透风平房里,全靠低保金维持生活。帮扶干部刘代春帮助李道政改造危房,品改柑橘2亩,并把他送到三峡职业技术学院学习蜜蜂养殖技术,发展土蜜蜂29箱,改善了生活环境,李道政因此还谈了一个女朋友。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开始后,兴山县政协组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队,驻进南阳镇阳泉村,帮扶贫困户落实发展项目,脱贫致富,组织机关15名职工开展结对帮扶。同时,县政协还在全体政协委员中开展以帮扶一个贫困户、培植一项当家产业、培养一名致富明白人、兴办一件实事为内容的结亲帮困“四个一”主题实践活动,并安排一名副主席具体负责实施。
智力扶贫树信心。阳泉村位于兴神(兴山至神龙架)生态旅游公路一侧,大部分农户住在山坡上,交通不便,生活物资靠肩挑背驮。驻村工作队刚开始进村,发现有30多个农户家里极度贫困,不是重度残疾、大病,就是‘386160’部队缺乏劳力,问起产业、致富门路,都是黑起眉头,一脸茫然。县政协驻村工作队长李明朋说:“党的精准扶贫政策好,还要老百姓有信心自己搞。”驻村工作队决定下好驻村帮扶的第一招棋——帮贫困户树立发展信心。县政协主席许开龙、副主席王相远多次带队进村,与贫困户座谈,做思想工作,增强贫困户发展的信心。1组贫困户贾代英,一家4口人住在海拔600多米的山坡上,一层三间的房屋屋后面被巨石砸坏,墙壁裂缝塞得下大拇指,门口到镇上的公路勉强可以走大货车。丈夫体弱多病丧失劳动能力,两个孩子读书,全靠刚做完手术的贾代英在餐馆帮工维持生活,贾代英整天愁眉苦脸,对改变家庭环境失去了信心。帮扶责任人、县政协经济委员会主任黄卫主任三次步行到家里,与贾代英一家促膝谈心,宣传精准扶贫政策,并帮助落实危房改造、柑橘品改计划,协调县人民医院,让贾代英做保洁工,使贾代英一家重新树立了发展的信心。贾代英说:“现在我已完成了房屋改造,品改柑橘5亩,套种西瓜2亩,今年西瓜收入5000多元,做保洁工收入一万多元,有信心脱贫。”
产业扶贫助增收。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班子坚持精准施策,逐户为贫困户研究落实产业发展项目。县政协出台贫困户产业发展扶持措施,贫困户在享受全县精准扶贫产业扶持政策外,县政协机关对贫困户柑橘品改每亩补贴300元、养殖蜜蜂每箱补贴100元、养殖山羊每只补贴100元、养鸡每只补贴5元、发展核桃每亩补贴200元、发展瓜果蔬菜每亩补贴100元。机关15名干部个人出资4.5万元,支持贫困户发展产业。2015年以来,县政协共补贴贫困户产业发展资金5万元。目前,全村贫困户新发展柑橘48.8亩、柑橘73.4亩、生猪56头、母猪30头、山羊37只、土鸡700只、蜜蜂135箱、药材6亩、西瓜5亩,42人外出务工。2016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9789元,经第三方考核评估,全村48户脱贫,其中发展产业脱贫的贫困户达到35户。
设施扶贫筑富路。为加强村里基础设施建设,县政协积极协调县直相关部门,帮助争取村级公路硬化、危房改造、易地扶贫搬迁计划,共落实帮扶资金125万元。目前,阳泉村已建成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小区1个,安置搬迁户15户,完成通组公路硬化9.8公里,新修通组公路5.3公路,完成危房改造93户,完成了村委会搬迁和村级卫生室翻修。为帮助贫困户改善居住环境,县政协为每个贫困户免费提供5吨水泥,三年共提供600吨,帮助120个贫困户整修房屋,硬化晒场,修建到户公路。机关干部每人还自掏腰包3000元帮助贫困户房屋改造。为帮助贫困户李道政改造危房,帮扶责任人刘代春亲自到工地现场组织施工,个人垫资1.4万元,其中个人直接出资3000余元予以帮扶,为李道政购买建筑材料和家具,还请在农发行工作的丈夫利用星期天,开着皮卡车帮忙运送房屋改造所需的建筑材料和家具。贫困户孙光斌和老伴儿长期居住一间不足20平方米的危房内,县政协主席许开龙帮助他建起了一栋占地60平方米的两层楼房。
县政协结穷亲,出实招,真扶贫,阳泉村党支部书记许开虎说:“阳泉村老百姓有福气,攀上县政协亲戚,扶产业,建设施,群众脱贫致富有盼头!”
(兴山县政协 蔡明亭、李明朋、温立新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