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ror:#assign categoryAttribute = getCatego...
兴山县政协对口帮扶阳泉村贫困户侧记
6月1日,车沿着蜿蜒陡峭的村路艰难行驶,下午三点左右才到达南阳镇阳泉村2组帮扶对象李道政屋前。兴山县政协办公室秘书科科长刘代春从车内提出一桶20升菜籽油,顺着屋前的土坡一面爬,一面招呼:“在锯木头?来,我给你带的油。”
“我就是使不得力,使猛力就要流鼻血。”45岁的李道政撂下锯子,从一排刨开的榉木间直起身。刘代春问他还需要什么建材,他说了一长串,之后引着她进屋比划。刘代春指着墙角堆成山的十余袋水泥告诉记者,这些建材都是她帮着一点点买来的。
刘代春回忆起2015年底开完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动员会,第一次来到李道政家的情形。昏暗无光的土屋内,李道政拖着患有结核性胸膜炎、肺囊肿等诸多疾病的身体,照料他73岁、又聋又哑又盲的母亲。“他们生活太苦了,我只想尽力帮助他们。”直至今天,刘代春最开始的想法从未改变。
其实一开始,刘代春也不知道自己能帮上多大的忙。她与李道政谈了多次,关于精准扶贫政策,关于房屋改造、产业发展等等,跑得多了,彼此的信任建立起来。于是他们着手翻新土屋,还在屋旁空地里造了两排蜂箱,发展蜂蜜产业。刘代春甚至把自家栽种的几大盆山茶搬来,吸引蜜蜂。如今,屋旁花香四溢,蝶翻蜂舞,在刘代春的帮扶下,李道政心中燃起了希望之火。
阳泉村1组贫困户贾代英家,坐落在海拔600余米的山头。过去,她家的房子年久失修,一次山体滑坡,山上滚下的大石压塌了顶棚。而如今,房子已焕然一新,刷了白墙,盖了新瓦,门扇窗槅也重新改装。
“这多亏黄主任帮的忙!”贾代英忆起县政协经济委员会主任黄卫第一次上她家,说着说着,眼中不觉噙满泪花,“那会儿到这儿的路还没铺水泥,车子开不上来,他们到的时候,裤腿上全是泥巴,走了个把小时……”那时,贾代英刚手术住院回来,丈夫患病需要照料,又要时时跑去县城照顾两个上学的孩子,生活艰难。结对帮扶的黄卫带着她改造了房子,又帮助品改了五亩地的柑橘树,引导她种上了西瓜和玉米。去年,贾代英家的柑橘迎来了丰收。
“帮扶一个贫困户、培植一项当家产业、培养一名致富明白人、兴办一件实事”,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开展以来,兴山县政协在全体政协委员中开展结亲帮困“四个一”主题实践活动,涌现出一例例感人事迹——县政协主席许开龙帮扶对象孙光斌,原来与老伴儿住在一间不足20平方米的危房中,如今已建起了一栋占地60平方米的两层楼房;县政协办公室主任科员黄艾,为卧病在床的帮扶对象买了一年的“尿不湿”,像照顾亲人一样照顾对方……这样的扶贫故事还有很多,委员们与对口帮扶的阳泉村贫困户真正“结了亲”。
据了解,结对帮扶以来,兴山县政协先后指导阳泉村23户贫困户全部落实了产业发展和脱贫项目,15户贫困户入住易地搬迁扶贫安置小区,为村里争取道路硬化9.8公里,新建村级道路5.3公里,落实C级房屋改造105户,先后协调落实帮扶资金150.8万元,其中直接投入资金、物资38万元。
(兴山县政协 刘望舒 何骏怡 黄卫 李明朋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