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地域文化,尤其抗战文化必须要严谨才行,晚上研读几位外地同行研究成功,方才意识到当年离开我党特工,李宗仁司令长官五战区将陷入无立足之地的状态,压根谈不上指挥一些战役取得胜利的局面。遗憾的是特工也存在不同的人生,本文先列举二个浅谈一二。
“在静乐县老区促进会、党史办和县志办等单位的指导下,由晋阳收藏协会会员、忻州书画协会会员、静乐县文史资料收藏爱好者李银堂编著、整理、记述晋绥边区晋西北抗日战争史实的一部三十余万字的地方文献史料《记忆静宁县》一书,经过两年多的辛苦努力,近日已脱稿,有望近期与读者分享。”这是晋绥郝文俊红色文化寻访的博文《静宁县抗战史料抢救第一人》一段文字,细读“李银堂通过两年多的努力,在没有经费来源的情况下,不辞辛苦,经常连饭也顾不上吃收集资料,实地考察,节衣缩食在民间收集抗战时期实物资料。其中有抗战期间的条据二百件(张),还有八路军在静宁县散发的传单,有记录日军暴行的书信等。功夫不负有心人,李银堂经过两年半废寝忘食的努力,终于尽可能全面的将那段历史记录下来,最后整理、编写成册。”让我意识到要想研究抗战李宗仁司令长官五战区文化,不经历数年“通过文献资料和调查材料请专家进行分析、甄别、复核,然后定论“一些史料,是研究不出个什么名堂的。比如:天下桂系-的博文《抗戰:第五戰區(466) 李宗仁司令长官在五战区 》一文显示,中共特工在抗战中起到引领国军扭转战局乾坤的巨大作用,该文也反映出蒋介石与刘峙不积极抗日,甚至拱手让给日寇的事实,与李宗仁司令长官对待中共特工刘仲华与叛徒项乃光之间关系的轶事。
掏心窝子说,五战区抗战方面,我一直没有深入研究,之前也写过不少文章都很肤浅。公休期间,对比手里有限的这方面资料以及上述博文文章,还有一套《湖北省老区革命故事选读》,发现不少史料需要甄别真假,不然不少叛徒会误认为抗战英雄去对待,这样会误导后代人的,更愧对已故的先烈们。遗憾像我一介百姓,上述“自由呼吸“的博文《老河口之魂--抗战文化老河口抗战文化名城纪念活动》与《抗战老兵来到抗战名城老河口》这种图文并茂的活动,我都没资格参与,更谈不上向来访的我市外地抗战老兵收集有关史料了,也就是说即便想研究我市的抗战文化,也难度不少,更谈不上全面、客观、公正地复原历史风貌了。不少热衷抗战文化的研究者,误认为掏钱到大城市档案馆买下相关五战区档案资料就可以成为这方面专家学者,甚至写出大剧本之类文学作品。我认为这种想法,很幼稚可笑,因为像上述” 中共特工刘仲华与叛徒项乃光“在我市的典故,档案中是不会出现的,毕竟档案属于公文素材,活生生的典故还需要采访健在的老人们。假如研究者不经历一番磨砺,靠广泛收集点档案资料,顶多算得上复制对方素材,抄写点旧文充当内部出版书籍的”专家“罢了,或成为”口述历史“的整理人而已。真正想通过吃透上述史料,写出生动的电视剧本,必须广泛收集素材外,还要体验生活。比如:在纪念老舍从事文学创作二十周年的时候,郭沫若说过:”吾爱舒夫子,文章一代宗。“为何老舍先生能写出《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文学剧本,我想与老舍酷爱体验茶馆生活,与百姓融为一体有关。
也许,大家会认为这个时代,还有必要体验茶馆生活吗?很对。比如:通过我业余在我市包括汉江对岸谷城县茶馆与八九十岁茶客交谈中发现不少老人曾经都是抗战老兵,而且他们口述的历史比档案里面更富有诱惑力。古训说得好:“务学不如务求师。师者,人之模范也。“研究抗战文化除了像上述研究书本与实践的博友等专家为师外,更应该像经历过抗战的老兵们为师,毕竟他们是历史的见证者。当然,既然研究必须抱着马列主义态度,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才行,否则会”失之毫厘,差以千里“的。甚至将上述中共特工与叛徒混为一谈了。以上浅见,不知各位意下如何?!
(老河口市工商局 张俊杰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