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鄂全国政协常委杨云彦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时建议,加强长江中游文明溯源研究和传播展示,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长江中游文明标识。
杨云彦说,长江中游地区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是开展中华文明探源的重要区域。彭头山、城背溪、大溪、屈家岭、石家河等文化遗址一脉相承,形成了长江中游早期文明的成熟形态。位于湖北省天门市的石家河遗址代表了长江中游地区史前文明发展的最高水平。目前,围绕长江中游文明的探索、利用和传播相对薄弱,通过以石家河遗址为代表的荆楚大遗址的系统考察,大力开展长江中游文明溯源研究和传播展示,对于揭示长江中游史前文化面貌、探索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进程,意义重大,工作迫切。
杨云彦建议:强化顶层设计和工作统筹,把系统开展长江中游文明溯源研究和传播展示作为一项国家工程。建立跨省协同机制,构建分级保护体系,联合申报长江中游早期文明遗址群落世界文化遗产。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长江中游文明标识,使长江中游文明成为阐释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关键实证。做好文化遗产活化利用,创新文化传播叙事,促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加强考古人才培养,推动公众科普教育,强化社会对长江文化的认知、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