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自身建设 >模范机关

四个“突出”,红安全面推进灾后重建

2016-09-26 17:05:22  
字体大小:【

    入梅以来,红安县接连遭遇五轮强降雨袭击,特别是从6月30日至7月5日强降雨,来势凶猛,灾情惨重。省政协办公厅工作组自7月28日进驻红安后,深入各乡镇场区考察灾情,赴重点部门调研灾后重建,与县委县政府会商重建方案、制定重建规划,突出四个重点领域,全面推进灾后重建,确保“一抗四保”工作目标扎实推进。

 

    一、突出水毁基础设施复建。坚持县级统筹、部门负责、乡镇为辅,加快推进水利、交通、电力、通讯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复建。按照“方案快谋划、项目快动工、建设快速度”,开辟灾后重建审批“绿色通道”,落实“五制”(招投标制、设计方案优化制、项目事前预算审计制、材料价格市场认定制、隐蔽工程现场会审制),加强项目管理。七里坪镇张家湾大桥被毁,经武警交通部队、交通局、七里坪镇三方会商迅速制定重建方案,打造红色旅游桥、人文景观桥,将工期由1年缩短为1月,8月1日正式通车,创造军民共建“连心桥”佳话。

 

    二、突出因灾倒房重建。按照“一户一宅”原则,在农村已新建房屋和在外有住房的,因灾倒损的房屋不纳入恢复重建范围,所有危旧房全部拆除,其宅基地纳入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按照政策给予补偿。经核查,全县需恢复重建倒房户1262户、2908间。目前,对因灾倒房五类人员(五保户、孤儿户、低保户、特困优抚对象和一般贫困对象)给予4万元以内的救助,并将救助资金与易地扶贫搬迁资金整合,一般倒房户纳入危房改造对象,按国家政策予以补助,确保在12月底前全面完成因灾倒房重建工作。

 

    三、突出农业灾后复产。抢天时农时,抓紧补种改种。县政府安排1000万元分配至各乡镇,由乡镇统筹用于“三农”受灾面上救助。及时排水减渍、翻耕水打沙压农田,及时修复水毁大棚、苗圃、塘堰的道路、沟渠、泵站等农业基础设施。组织农民改种补种,以秋补夏、以经补粮、以短补长,及时补种早稻、大豆、秋玉米、蔬菜,尽快改种荞麦、芝麻和速生等小杂粮。及时调拨购买秋季农业种子资金,所有种子免费发放到受灾农户。全县需改种补种6.2万亩,已改种补种5.1万亩,占82.3%。同时,组织农业技术人员走村串户,指导农民抓好作物肥水调控、病虫害防治、叶面施肥,以技促管,以管促收,最大限度把农业灾害损失降到最低。

 

    四、突出工商业灾后复产。坚持农业损失工业补、一业损失多业补,充分发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五个一批”(做大做强一批、创新发展一批、解困盘活一批、调整压缩一批、依法退出一批)的第一抓手作用和“五大基金”(大别山振兴产业发展扶持基金、信投风险基金、中小企业互助基金、企业转型升级基金、人才发展专项基金)的撬动放大作用,对受灾企业采取减免税费、贴息贷款、产业资金支持、金融支持等方式进行救助。对新增银行贷款的受灾企业安排8000万元财政资金为企业提供应急还贷和临时性周转借款,安排5050万元调度资金支持52家重点企业发展。

 

(省政协办公厅工作组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