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生产根本在耕地,命脉在水利。如何统筹高标准农田与灌区水利设施建设,促进粮食增产增收,是实施高标准农田整治过程中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和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
5月9日,枝江市政协组织部分政协委员,走进问安镇龚桥村,与群众代表、镇村干部和相关市直部门负责人一起围绕“统筹实施高标准农田和灌区建设”主题,开展一线协商“同心圆”基层协商活动,群策群力共谋“良田+良渠”协同建设“良方”。
协商前,与会人员深入问安镇万店片区开展实地调研,认真听取江口灌区建设与万店片区高标准农田项目规划设计衔接情况介绍。
“希望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统筹解决好农田水利设施设计不够科学合理的问题,破解部分田块灌溉、排水难题。”
“沟渠的深度、宽度一定要符合实际,不能出现一抽水就漫田的情况。”
“既要畅通干渠‘主动脉’,又要疏通田间‘毛细血管’,防止出现断头沟渠。”
协商会上,村民代表和村干部道出了心声。
“建议工程设计单位前期加强实地踏勘,广泛征求村民意见,精准设计沟渠细节,避免出现灌溉不畅问题。”市政协委员张恒现场建议。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可以邀请村民全程参与建设和监督,确保田间水利工程符合设计标准、达到村民预期。”市政协委员骆文豪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对于使用率高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可支持高标准农田经营主体通过自主投工筹资、购买服务等方式开展日常运营管护。”市政协委员郭雪姣说道。
参加协商活动的相关部门负责人积极回应,现场答疑,表示将从政策宣传、技术指导、项目争取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项目规划设计单位负责人表示将认真采纳本次协商会的意见,充分考虑群众生产实际,因地制宜完善设计方案。问安镇负责人现场表态将认真落实全过程管控,确保项目顺利完工、群众满意,为粮食丰收“保驾护航”。
参加协商会的市政协副主席周金锋说,要全方位宣传、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益管理,引导群众广泛支持、积极参与,大力推动农田适机化改造,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水动能”。
(枝江市农业农村局 王镜添 枝江市水产服务中心 田碧元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