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们来把这个红色的积木套上去。首先,我们需要找到红色的积木……”4月22日,在宣恩县中医医院养护中心,护理人员耐心地和患有阿尔兹海默症的老人进行互动。这是县政协多年持续开展“医养结合”调研,推动成果落地见效的生动缩影。
2020年,县政协将“养老服务”作为重点调研课题,深入县内养老机构走访、座谈后,找出“医疗机构不养老,养老机构无康养,高龄、失能、重病老人疲于奔波”等阻碍养老服务事业发展的“绊脚石”,提出“医养深度融合”的建议。
调研不是终点,转化才是关键。为实现调研成果的转换,县政协搭建“委员议事+部门联席”协商平台,邀请卫健、民政、医保等部门负责人与政协委员、社区居民一道协商议事。
“要积极对接研究上级政策,主动作为,从规划上做好文章,以科学规划引领宣恩养老事业、养老产业健康有序发展。”“要注重医养结合,建议积极争取项目、资金,争取利用闲置国有资产进行改造,建成规范、专门的养老服务机构。”“县福利院可以选择一家医疗机构合作,为特困供养人员服务,提升供养品质。”
……
协商会上,大家各抒己见,推动“医”“养”结合。
2021年,县妇幼保健院和县福利院合作成立医养中心,对集中供养的特困人员开展生活照顾、专业护理、医疗康复、后勤保障等服务,拉开“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序幕。
“我因为车祸被高位截肢,为防止肌肉萎缩,需要长期专业的康复护理。以前两头跑,麻烦得很。2021年10月,我住进医养中心,既有专业人员进行按摩护理,日常生活又能得到精心照料,身心都好很多了。”入住医养中心的覃遵明感激地说。
“我们这里除了为集中供养人员提供生活照料、康复训练、心理疏导、指导用药、日常监测等全方位服务外,还利用富余床位实行市场化运作,招收社会代养对象,为其提供养老服务。”县妇幼保健院医养中心副主任黄进表示。
为进一步摸清成果转换成效、助推高质量发展,2024年,县政协再次将“养老服务”纳入协商工作要点,组织政协委员、相关部门负责人在县内实地走访调研的基础上,外出学习考察借鉴先进经验。
宣恩县政协外出考察学习“医养结合”先进经验
“在医养结合机构装饰上要注重软件打造,可以像咸丰县忠堡镇那样,整体环境温馨、舒适,更加让老人身心愉悦。”“新搬迁的中医医院要转变思路,将养老服务和中医医疗相结合。”“乡镇卫生院也要做好转型,加强与县级医院的合作。”
……
在2024年11月的座谈会上,政协委员为进一步推进“医养结合”再度建言献策。
在县政协的持续推动下,2025年4月,县中医医院养护中心正式成立。该中心是集医疗、康复、养生、养老为一体的综合性健康养护机构,目前主要照护对象为失能(需长期照护)、失智(阿尔茨海默病等)老人,兼顾术后康复患者、肿瘤终末期患者、慢性病稳定期患者。
“我们中心注重突出特色,实行‘中医+医养结合’模式,以中医康复、慢病管理、认知训练为核心,提供‘医疗—护理—康复—养老’一体化服务。”养护中心护士长叶美玲介绍说。
“在政协的积极建言和持续推动下,我们先行建设这个中心。从目前来看,前来咨询的人员很多,预计上半年就能住满,反响很好。后期我们还将加强与县民政局的深度合作,利用他们即将建设的养护大楼,提供更加优质的‘医养结合’服务。”县中医医院院长杨骏表示。
“‘医养结合’是道‘必答题’,政协要当好解题人。目前,全县‘医养结合’刚起步,我们后期还要就‘医养结合’如何向乡镇延伸、智慧医养如何打造、如何扩大医养覆盖面等内容进行深度调研,让老年人都能享受优质医养服务。”县政协主席周志斌表示。
(宣恩县政协 吴晓 供稿)